????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張天韻 通訊員 鄭彬昌
????“你們看,這些果苗長勢多好!”春節前夕,在藤縣天平鎮保燕村大化組田地里,村支書何學文對10多位正在猶豫新年地里該種什么的村民進行現場開導。眼前,連片的砂糖橘樹苗綠油油的,兩尺來高的樹梢已萌發生機勃勃的新葉。誰也想不到,這里原來是一片荒蕪的沼澤地。
????保燕村曾經是自治區級貧困村。2015年,在政府和農技人員的幫助下進行農田整治,開挖“十”字形排水渠,抬高田壟,修筑水泥機耕路,將爛地改造成為良田,村干部帶頭在地里種上了砂糖橘。
????“種砂糖橘,技術和銷路有沒有保證呀?”村民黎家倡對于早幾年自家幾畝粉葛爛在田里的事,仍然發怵。
????“今冬陰雨冷凍時間這么長,可我們的砂糖橘還是豐收,賣到了一元多一公斤,單謝祖樂家那50畝就賺了40多萬元!”何學文耐心地開導著。
????“那我今年也種15畝吧?!崩杓页幌聸Q心,其他村民也紛紛跟進。
????據介紹,近兩年保燕村按照“基礎先行,榜樣引領”的扶貧思路,籌資200多萬元,用于村路、橋梁、水利等基礎設施和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種植砂糖橘700多畝,造林近3000畝,種植棉花50多畝、無核黃皮果樹120畝,初步形成了“一村多品”格局,全村在2015年底終于甩掉“貧困村”帽子,村民們喜氣洋洋地迎來了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