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穎盈 通訊員 李晚昌 李嘉儀)隨著網購的日益普及,市民朋友在搜羅心儀寶貝的時候愈發得心應手。然而,面對諸如“限時特惠”、“限量甩賣”、“團購酬賓”等折扣誘惑時,消費者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誤入網購交易不規范網站,稍不留神還會購入以次充好的商品,從而引發消費糾紛。3月份,梧州市消費者協會就接到了兩起這樣的消費投訴。
????市民小鐘家住龍圩區,就讀于市內某學校。3月18日,小鐘在使用手機上網的時候收到了一個網址由數字與字母相組合,后綴名并不常見的彈窗頁面,點擊打開以后發現是一個名為“數碼商城”的購物網站。網站顯示,銷售商來自廣東深圳,出售新款iphone6s手機,價格僅為1380元,比市面上的價格便宜了許多。隨后,小鐘通過該網站購買了一臺iphone6s手機。幾天以后,小鐘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快遞包裹。不料,小鐘拆開以后發現新買的手機無法開機,仔細辨別之后才發覺該手機其實是一個假貨。在同學的建議和陪伴下,小鐘選擇了于3月21日前往梧州市消費者協會請求幫助。
????無獨有偶,家住新興三路的市民小趙,在3月6日僅用1188元網購的iphone6s手機也是假貨。不同的是,小趙是在通過某網絡搜索引擎搜索出的一個搶購頁面進行購物交易的。
????所幸的是,小鐘與小趙還是多留了一個心眼,選擇了貨到付款的付款方式,并在發現購物所得為假貨后及時聯系了梧州市消費者協會。通過聯系快遞公司,市消協成功地幫兩人截回貨款,避免了經濟損失。
????市消協工作人員表示,同類消費投訴并不少見,在不規范的網購站點進行交易,極容易發生店家難以聯系,進而財貨兩空的情況。為此,建議市民在網購的時候仔細甄別商品優劣,盡量前往大型正規的網購站點購物,一旦商品出現問題,容易找到店主或第三方客服協商解決退貨、退款等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