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羅麗思
自“陽光體育鍛煉一小時”的提議提出后,吹響了全民健身運動的號角。在生活中,越來越多市民投身到運動健身當中,每天進行運動、鍛煉身體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4050”人員外,上班族、學生族、“跑友”等群體逐步加入這支健身隊伍。盡管他們因工作、學習而較缺乏運動時間,但他們各出奇招,有利用上下班時間步行,有邊“曬月光”邊慢跑、騎行,有的還下載手機運動APP軟件,曬起了運動步數,開啟了“月光體育鍛煉一小時”模式。
運動APP成上班族的新寵
繼曬美食、曬旅行、曬自拍之后,市民的朋友圈里又掀起了一股曬跑步和走路步數的熱潮。相比于過去傳統的健身房鍛煉方式,手機運動APP軟件操作簡單、攜帶方便,深受市民喜愛,也成為現代上班族強化運動的一種自我激勵方式。
“今天走了7.2公里”“今日運動消耗368卡路里”……近段時間以來,曬運動情況在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里悄然興起,這源于運動類APP的興起。健身手環的熱潮尚未散去,運動類手機APP應用又緊接著引領新一輪時尚浪潮。這些運動類APP通過手機傳感器,不僅能夠記錄走路步數,還可以記錄運動里程、路線、時間、卡路里等數據,有些甚至還附帶GPS定位和語音提示功能,人性化的設置和服務使得這類APP成為很多上班族的新寵。
“我現在出門的時候都會先打開軟件,以記錄我每天的運動量。”在事業單位上班的楊琳平時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務,比較缺乏運動,但在看到辦公室多位同事的朋友圈曬出了運動情況后,她也安裝了一款運動APP,從此,打開APP記錄日常的運動情況成了每天必做的“功課”。“現在我每天都要和同事及朋友‘較較勁’,看誰走得多,誰能排進頭幾名。”她說,運動對身體有好處誰都知道,但以前大家都比較懶,沒想到,自安裝了運動軟件后,激起了她走路的熱情,“有時候工作累了想休息一下,但想到要維持記錄就堅持了下來。”
記者在下載平臺里搜索查詢發現,流行的運動APP有幾十種,按類型主要分為三種。一類是主推跑步和健步走,通過計數和熱量計算,能提高人們對健康運動的熱情,而另一類則更側重于運動社交類,能讓一些原本陌生的朋友通過軟件互動。此外,還有一些APP應用提供減肥和健身計劃。部分使用者表示,使用APP記錄日常運動情況后,看著軟件里顯示自己走路的步數蹭蹭往上漲,消耗的卡路里不斷增多,“很有成就感”,也更有了行走的動力,如果再和朋友“PK”,就更具趣味性。
年輕人晚上鍛煉“嘆”月光
以往,晨運、飯后散步基本是退休人員的“專利”。如今,隨著對身體健康的重視以及運動熱潮的興起,“70后”“80后”“90后”也加入了健身的行列。
如今傍晚的河堤、周末的各處青山上,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天下”,愈來愈多的青年人加入其中。夏季來臨,不少愛美人士逐漸有了“原形畢露”的危機感,看著網上流行的“A4腰”“愛瘋腿”,不少人對自己的身材開始著急起來。于是,不少人換上運動裝備,開啟夏日的“減肥”模式。防洪堤、西堤路一帶,不乏慢跑、騎行的年輕女士,“看著軟件上顯示運動的路程和消耗掉的卡路里,記錄下每天的成績,讓人有一種滿足感。”楊曉華是一名“80后”,以往并不熱衷運動的她,為了健康與美麗,今年也加入到運動的行列中來,“出一身汗,感覺人輕松許多。”
由于多坐少動,從事貿易工作的33歲顏先生身體出現了不少亞健康現象,脂肪肝、頸椎病等毛病都找上門來。自從一年多前公司組織體檢發現這些病后,顏先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減肥,同時加強鍛煉。公司健身房有一些健身器材,還有乒乓球臺等,他決定好好利用起來。“每天中午先是在跑步機上跑半小時,再打一會兒乒乓球,出一身大汗。過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頸椎毛病減緩了不少,公司再次組織體檢時,身體的各項指標逐漸恢復了正常,重度脂肪肝變成了輕度,看來運動還是有好處的。”
與顏先生一樣,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加快,不少上班一族、年輕人開始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并由此重視體育鍛煉。從事新媒體行業的李瑩霞工作比較忙,沒有充裕的鍛煉時間。長期久坐在電腦前,令她備受頸椎病之苦,在家人的建議下,她決定嘗試步行上下班,成為一名“走班族”。“上下班遇上交通高峰時間,步行可免去擠公車之苦。早餐后步行上班,可以加快腸胃的消化和吸收,也能夠保持良好的體形。下班后步行,正好可以調整勞累了一天的身體。”堅持一段時間后,她發現肩頸酸痛有所緩解,一天的工作壓力也得到適當的排解,“如果家離工作單位較遠,不能全程步行,也可以選擇提前下車,步行走完剩余路程。步行可能會多花一些時間,但想到身體得到鍛煉,健康得以改善,你就會欣然選擇了。”她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