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徐巍)日前,自治區財政廳下達2016年自治區承接產業轉移專項資金,我市獲得82.25萬元,占本年度該專項資金總額的13.9%,在全區排名第三,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市承接產業轉移工作穩步推進,取得明顯效果。據統計,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項目3127個,投資額超過2340億元。
????2010年10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廣西桂東示范區。具有獨特區位優勢的梧州,成為廣西乃至西南地區接受粵港澳臺地區產業、技術、資金轉移的最前沿地區,被確認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廣西桂東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和國家加工貿易梯度產業轉移承接地。
????為推動東部產業轉移項目落戶廣西,自2009年起,自治區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各市承接產業轉移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轉移項目發展等。我市充分發揮兩廣合作“橋頭堡”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產業優勢等,積極引進外來投資項目,連續多年獲得自治區承接產業轉移專項資金,支持額度名列全區前茅。據了解,此次自治區下達我市的承接產業轉移專項資金中,廣西梧州新華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出口企業獲標準集裝箱補助資金52.85萬元,岑溪市新動力陶瓷有限公司獲項目補助29.4萬元。
????在承接產業轉移過程中,我市還著力加快重點產業、重點園區和重點企業的培育與建設,強力推動項目落地建設,有效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工業實現由傳統產業主導向新興產業主導轉型、由散小“拼盤式”產業向特色“領頭羊”產業集聚轉型。近幾年,我市主動加強對外開放合作,積極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千方百計引進區內外相關產業的龍頭項目及企業。目前,以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再生不銹鋼制品、建筑陶瓷和電子信息等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已初具規模,新興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約70%。借助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機遇,我市主動弱化不具備大優勢的產業,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園區、形成產業集聚。短短幾年,以再生資源回收、拆解和加工利用、研發、交易一體化發展的“城市礦產”循環經濟產業鏈,和以再生不銹鋼重熔、熱軋、冷軋、深加工型材與制品的產業鏈正逐步完善,以電路板生產、整機生產、電子設計、手機商貿物流等為主的掌上多媒體產業鏈加速集聚,以膠原蛋白、建筑陶瓷、松脂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鏈不斷擴展。
????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我市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將由擴大規模向提高質量轉變,圍繞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加強特色產業園區建設,打造完善特色產業集群,提高園區的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我市將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轉移技術水平,推動產業在轉移過程中同步升級、提高層次,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