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趙洋)稻田養魚、稻田養泥鰍……過去只在桂北地區見到的“魚米之田”景象,今年可以在梧州的田地上看到了。
????近日,經梧州市政府同意,梧州市農業委員會印發《2016年梧州市推進稻田綜合種養業發展實施方案》。這標志著梧州市推進稻田綜合種養業發展工作正式啟動。
????據悉,稻田綜合種養是一種將水稻種植與水產養殖巧妙結合的生態高效農業生產模式,主要包括“稻蝦共作”“稻鱉共作”和“稻魚養殖”等,具有“稻因魚而貴,魚因稻而精”的互補作用,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2016年,梧州市計劃在水稻主產區、各縣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及4個貧困縣(區)中,各建設1個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其中,水稻主產區、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和縣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范區,重點發展規模化稻田養殖模式;貧困縣(區)重點發展溝坑式稻田養殖模式。
????據了解,大力推進稻田綜合種養業發展,是實現“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穩糧增效、糧漁雙贏”,進一步穩定糧食生產,提升稻田種養綜合效益,促進農(漁)業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和農(漁)民增收,助推精準扶貧和脫貧,加快全市農(漁)業供給側改革和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記者從梧州市農業委員會相關部門獲悉,適宜梧州市稻田養殖的水產品種有禾花鯉、鯉魚、泥鰍、本地塘角魚、黃鱔、黃沙鱉等。其中,規模化稻田養殖模式宜選擇養殖產量高、市場容量較大、價格受產量影響較小的品種,如鯉魚、黃鱔、泥鰍等;溝坑式稻田養殖模式宜選擇養殖產量相對較低、市場價格較高的品種,如禾花鯉、黃沙鱉等。目前,各級各部門正在加緊做好制訂發展規劃、分解目標任務、建設種業體系、加強基礎建設、研發創新模式、扶持培育龍頭、注重品牌建設及開展農(漁)民培訓等8項工作。
????夏郢鎮思委綠豐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去年曾嘗試在稻田中養殖黃顙魚。合作社負責人蒙式康表示,實施綜合種養業,既能對水稻種植起到省時省力、保肥增肥、恢復地力的作用,又能為水產品養殖提供充足的氧氣和適宜的生長環境。
????蒙式康還表示,農業部門在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時,一定要注重科技支撐,為農戶提供專業的培訓、指導、技術服務,提高農戶的稻漁種養技術,及時解決生產中的重大技術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