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龍天傳 通訊員 田廣偉)“快看,法院執行案件把無人機都給用上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日前,在岑溪市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現場,一架緊急升空的“無人機”,引來了群眾的圍觀和議論。
2015年7月2日,岑溪法院受理了鄧某訴高某的相鄰關系糾紛案件。經審理,岑溪法院依法判決高某拆除其在鄧某家門前修建的圍墻。判決生效后,高某拒不履行生效判決。去年8月15日,鄧某向岑溪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岑溪法院執行局受理了該案后,依法了向高某發出了執行通知書,要求其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高某收到執行通知書后仍不為所動。
為維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岑溪法院執行局對該案進行強制執行。但法院人員在制作執行預案時,遇到了特殊情況:需要強制執行的地點位于岑溪市樟木社區,該社區是岑溪市的老城區,道路十分狹窄,執行指揮車無法進入現場。這給執行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困難。
要在以前,遇到這種情況,只能通過“各部門抽調人手參與執行”來解決。但現在,岑溪法院卻有了一個破解該難題的“利器”——“無人機”。據悉,鑒于以往在強制執行過程中曾遇到過上述情況,岑溪法院開創梧州市法院系統的先河,購置了一架“無人機”助力執行。
去年12月28日,在強制執行現場,一名干警嫻熟地操控“無人機”,實現對執行現場全方位的視野覆蓋。不僅大大減少了人員的投入,而且能更為及時地發現執行現場中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而迅速做出反應。鐵證面前,高某無法再抵賴,其在鄧某家門前修建的圍墻最終被干警依法順利拆除。
岑溪法院執行局局長謝文達表示,“無人機”的投用,實現了對執行過程的全方位覆蓋監控,通過拍攝下執行現場周圍的情況,勘察現場,排除危險情況,方便干警全盤掌握執行現場狀況,準確地做出判斷。同時,也能對現場中隨時會出現的危急情況作出迅速反應,保證執行過程安全有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