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龍天傳
????日前,梧州市民鄒先生遭遇了一件鬧心的事:他乘坐一輛網約車后,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后據該網約車司機稱,鄒先生的手機可能被下一班乘客拿走了。隨后,鄒先生多次聯系涉事網約車平臺,希望對方提供涉事乘客的手機號碼,以便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卻遭到該平臺客服人員的拒絕。對此,有法律界人士認為,針對這件事情,網約車平臺有義務協助乘客尋回失物。
????乘客反映:手機可能被其他乘客拿走
????1月22日,鄒先生需要外出辦事,他通過“滴滴出行”軟件打到了一輛網約車。很快,司機黎師傅接到了訂單,并順利送鄒先生到達目的地。
????不過,等鄒先生辦完事回到家中才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他猜測可能遺落在之前乘坐的那輛網約車上。鄒先生說,雖然手機的價格不算昂貴,但里面儲存著許多合作伙伴的聯絡方式,一旦弄丟了手機,對其日常開展工作將造成很大困擾。然而,當鄒先生用別的電話撥打自己的手機號碼時,語音提示該手機已經處于關機狀態。\
????此時,鄒先生用另一臺手機登陸自己的“滴滴出行”軟件,查找到黎師傅的手機號碼。撥通對方手機號碼后,鄒先生將自己丟失的手機特征詳細描述了一遍。電話中,黎師傅透露,在鄒先生下車后,自己的車接著搭乘了兩名乘客。當這兩名乘客到達目的地下車后,其中一名乘客忽然折返,聲稱自己的手機落在了車里。隨后,該名乘客就取走了座位上的一臺黑色手機。黎師傅覺得,這臺黑色手機的外觀,與鄒先生描述的手機比較相似。不過,黎師傅不能確定這臺手機是否是鄒先生的。
????事已至此,鄒先生要想確定這位乘客是否拿走了自己的手機,只能聯系對方考證。于是,鄒先生向黎師傅提出,想獲取這位乘客的聯系方式。這時,黎師傅顯得有點為難,他表示,自己作為網約車司機,除非乘客主動提供自己的手機號碼,否則司機無法通過打車軟件獲取對方號碼,但黎師傅仍積極地幫助鄒先生撥打了“滴滴出行”的乘客熱線,希望聯系客服人員獲取乘客的聯系方式。然而,客服人員以“保護乘客私隱”為由拒絕透露相關信息,并建議鄒先生作報警處理。
??? 無奈之下,鄒先生撥打了110報警電話,梧州市大塘派出所受理了鄒先生的報案,并向其出具了一張報警受理回執單。2月4日,記者致電該派出所受理此案的馮警官了解到,接到鄒先生的報案后,馮警官先后致電了涉事司機和滴滴出行服務公司的客服。不過,由于目前暫無具體證據表明鄒先生的手機確實是在網約車上遺失,因此案件仍在偵查中。馮警官表示,只要查證情況屬實,警方會盡力幫助鄒先生尋找失物。
????律師觀點:網約車平臺有義務協助尋失物
????采訪中,鄒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在網約車越來越普及的今天,乘客的物品若在乘車期間遺失,網約車平臺是否應該提供相關協助幫助乘客找回失物?”
????對此,記者咨詢梧州順景律師事務所律師何飛。對于鄒先生的經歷,他認為,滴滴出行服務公司的客服有義務協助乘客找回手機,不能以涉及乘客隱私為由不予協助。
????何飛表示,如果乘客在網約車上遺失手機,被其他乘客拿走,這其中涉及的法律關系要弄清楚,才能分清是非對錯。根據去年11 月 1 日起施行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者(以下稱網約車平臺公司),是指構建網絡服務平臺,從事網約車經營服務的企業法人?!币虼?,何飛認為,在鄒先生的遭遇中,滴滴出行服務公司與乘客之間的客運合同法律關系已成立,該公司有義務協助乘客找回手機。
????另外,何飛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钡谝话僖皇粭l規定:“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币虼耍绻丝湍米咚诉z失在車上的手機,應及時返還給失主,否則有可能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如果物品價值較大,拾得人據為己有不愿交還的,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