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黃穎盈
廣西“壯族三月三”及清明節六天長假,是不少市民出游放松的日子,在景區等候區、斑馬線路口以及公交站臺等人流、車流密集的地方,市民的小小舉動體現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昨天,記者走訪市內部分景點和主要街道發現,禮讓三分、文明出行已經成為不少市民的自覺行動。
3月30日,長洲區泗洲村游人如織,在工作人員及梧州職業學院學生志愿者的引導下,大部分市民游客都能按照要求在指定區域停放汽車或兩輪機動車輛,再步行進入景區觀光游玩。雖然人頭攢動,但大部分市民游客能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相互禮讓體諒,現場沒有發生明顯的推搡擁擠現象。
在歌圩表演活動的現場,市民游客大都自覺維持公共秩序。一方面,文明使用手機、相機以及攝像機等拍攝設備;另一方面,做到不相互推擠占位,不肆意喧嘩制造噪音,大家一起享受歌圩表演的美好時光。
活動結束后,記者搭乘從泗洲村前往市區方向的接駁巴士時看到,上車的市民游客都自覺投幣,部分市民游客因為身上缺少零錢,更有市民游客主動幫忙兌換零錢。除此以外,對部分年老、懷孕以及帶有小孩的乘客,一些市民游客也能主動積極地為他們讓座。
梧州職業學院的大二學生黃萱家鄉在河池,今年她主動參與了泗洲歌圩活動的志愿服務。她表示,自己不但感受到了梧州本地濃厚的文化氛圍,也從參與活動的市民游客身上看到了梧州本地的文明之風。此外,家鄉在貴港,同樣參與到志愿服務中的梧州職業學院大一學生小伍告訴記者:“現場很熱鬧、氣氛很濃厚,參與活動的市民游客大都遵守公共秩序,使得整場表演能順利開展。”
除此以外,記者走訪河東騎樓城——龍母廟景區,旺城廣場及梅西廣場等人流、車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時也看到,多數市民能自覺遵守交通秩序及公共秩序,按序就餐、觀看電影、停靠車輛,市內主要景點周邊的交通情況也總體較為通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