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曾燕 通訊員 朱慧倩
“三月三日大家知,正是廣西歌節期,各路歌手來到此,擺開擂臺唱歌兒……”3月28日一大早,龍圩區廣平鎮思化村村民李亞球和她的姐妹們相約來到隊友梁火蓮家中,為30日在大坡鎮李濟深廣場舉行的傳統戲劇比賽進行帶妝彩排。
思化村是我市為數不多的壯族村落之一,距離廣平鎮8公里,有3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全村1400人,80%以上村民都是壯族。這些年日子越過越好,村民便萌發了成立業余文藝隊傳承壯族歌謠文化的想法。在思化村“兩委”的支持下,2015年思化村業余采茶劇文藝隊成立了。
“文藝隊是我們自發組織成立的,隊員有10多人,年紀最大60歲、最小40歲。我們自己編劇本、排練舞蹈、出錢購買服裝制作道具,都是因為對采茶劇的喜愛。”年紀最長的李亞球自豪地說,為了參加這次戲劇比賽,他們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排練了。白天要下地干活,他們就晚上忙完家務后到村里籃球場排練,每天兩個小時。
在梁火蓮家中,隊友們一邊記著唱詞一邊等待化妝。只見化妝師先拿粉餅給全臉拍出一個白嫩的膚色,再用眉筆畫出細細長長的眉,用唇膏涂出紅紅的唇,最后再拿粉色的腮紅在兩頰輕拍兩下,一個演出妝就完成了。11點,參加表演的隊員們陸續走到思化村涼亭進行彩排。
思化村涼亭地坪前,大家配合音樂進行最后一次彩排,“黨的政策要跟緊,全國人民要脫貧,暫時貧困不要急,努力拼搏是富人……”文藝隊嘹亮的歌聲唱出了心中的喜悅,也引得村民拍掌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