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陳雨燕 實習生 韋雪獻) 屋頂綠化是目前比較新穎的一種綠化方式,已經在國內越來越多的城市推廣開來。在屋頂上鋪上一層植被,再加以改造,不僅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還可以美化城市,改善生態環境。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培育,梧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打造的綠色屋頂試驗項目初見成效。
7月14日,記者來到梧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的綠色屋頂試驗項目基地,只見原本由鋼筋水泥組成的灰色屋頂已經披上了一層“綠衣”,不同類型的植被在屋頂自然生長。
梧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節能監督管理科科長劉巖介紹,綠色屋頂試驗項目于2017年初建成,項目面積1000平方米。項目中使用的綠色植被具有耐熱、保濕、低矮等特性,無需特別打理,靠水成活。
“經過這半年的培育,項目已經初見成效。從我們檢測到的數據來看,這1000平方米的‘綠色屋頂’,預計每年能吸收灰塵200公斤,節電4.2萬千瓦時,釋放氧氣70公斤,吸收二氧化碳31500公斤。在夏天,有‘綠色屋頂’的房間,室內溫度能降溫5℃~8℃。”劉巖說,如果按照碳排放交易機制計算,該項目每年合計節約53363元,能起到良好的節能環保作用。
通過充分調研了解,梧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找準了“綠色屋頂”的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將城市的建筑屋頂打造成綠色屋頂,借助綠色植物的吸熱功能,能將被暴曬的屋頂保護起來,減少建筑的加熱和冷卻成本,增加屋頂使用壽命;還能通過節能減耗,延長防水膜的壽命以及加熱、通風和空調系統的使用壽命。此外,綠色植物還能捕獲空氣污染物及過濾有害氣體,幫助減少雨水徑流量,減輕洪峰期下水道系統的壓力;增加城市空中綠化率和景觀視野,減緩熱島效應。
梧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該項目為基點,向有條件的公共機構推廣,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