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盧韻)今年以來,我市開展“社會救助精準兜底保障年”活動,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水平,努力實現應保盡保。
在相關工作開展過程中,各級民政部門通過開展特困人員供養政策落實大排查,把符合認定條件的人員及時納入特困人員救助體系,同時把城鎮低保中的“無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無法定贍養”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經市民政部門核查,上半年我市共保障農村特困供養對象15.15萬人次,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4381萬元;保障城市特困供養對象2424人次,發放基本生活保障金115.2萬元,城市低保中的380名“三無人員”納入特困人員供養。今年,我市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由去年的240元提高到310元,城市特困人員救助標準由去年的450元提高到585元。
今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補助標準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33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補助標準提高到平均每人每月170元。目前,我市各級財政、民政部門正按要求逐步組織補助發放和補發。截至目前,全市共保障城市低保7.42萬人次,發放城市低保補助金2434.05萬元,月人均補助水平達到328.9元;保障農村低保113.84萬人次,發放農村低保補助金16642.74萬元,月平均補助水平達到146.19元。
醫療救助和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按照新的醫療救助標準,做好城鄉困難群眾的醫療救助工作,城鄉困難群眾納入醫療報銷部分的自付費用報銷率已達九成以上。民政部門統計,上半年全市醫療救助累計救助13.50萬人次,發放醫療救助資金2690萬元,我市醫療救助與大病保險基本實現無縫銜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