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梧州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梧州市氣象臺于7月27日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令不少市民都高呼“我在南方的艷陽里需要抱個冬瓜”。
高溫下,我們的生活依然靜好,在家“嘆空調”,出門乘坐著公交車,走到干凈的街道上,但是酷暑之下,有一群勞動者揮汗堅守崗位,為我們帶來清涼便利的生活。為此,本報記者走訪了市內的部分行業,觸摸烈日下的城市脈搏,記錄高溫炙烤下的民生故事。
7月28日,環衛工人周敏玲頂著烈日在西堤一路鴛江大橋頭清掃街道。 西江都市報記者 吳艷虹 攝
?
????
???
????烈日“狠毒”保潔苦
????肩扛大掃帚,手拿小掃把和垃圾鏟,頭戴橙色工作帽外套大草帽,即使室外溫度接近36℃,也要把自己包裹得只露出黝黑的臉和脖子……7月28日,43歲的環衛工人周敏玲頂著炎炎烈日,與往常一樣出現在梧州街頭。
????周敏玲是萬秀環衛站的一名環衛工人,做這一行已經有十個年頭了。現在,她負責的清潔區域是文瀾路口至鴛江大橋底路段,保潔任務是清掃街道、清倒臨街店鋪垃圾及清理沿街果皮箱。
????當天11時許,記者來到鴛江大橋頭附近,一眼望去,周敏玲所負責的保潔路段樹木相對較少,尤其是鴛江大橋頭至梧州茶廠路段南側,一棵路樹都沒有,路面完全處于烈日暴曬之下。此時的室外溫度已經達到了33℃,雖然被烈日烤炙著,但周敏玲對保潔工作卻絲毫不馬虎。這時,她已經把自己所負責的保潔路段清掃了一遍,沿街果皮箱內的垃圾也已經搬運到垃圾車內,正開始上門收取臨街店鋪的垃圾。
????高溫天氣使得垃圾散發的惡臭味道更“肆意”,而拖著垃圾車、行走在烈日下的周敏玲早已習慣了這種味道。看到周敏玲頂著烈日工作,附近的不少商家紛紛邀請她進店里歇歇腳。可周敏玲搖搖頭,告訴記者:“自己一身汗水和汗味,不好意思弄臟別人的店。”
????環衛工人這一行是體力活,絕大部分人來自農村,城市人很少,許多年輕人也不愿意從事這份職業,因此,梧州市的環衛工人大多以中年人為主。干這一行,必須頂得住累、耐得住熱、扛得住重,還要面臨交通安全和汽車尾氣污染等問題。“工作雖然辛苦,但是看見街道干干凈凈的,就覺得還是值得的。”周敏玲說。 ? ???走街串巷送餐忙
????7月28日13時,騎手石鴻亮把一份從新興三路一家餐廳提取的快餐,送到一位住在工廠二路的客戶家中。送餐后,石鴻亮從車上拿出一瓶1升裝的礦泉水,大大地喝了幾口。他說:“這種大瓶的礦泉水,我一天可以喝3瓶。”
????石鴻亮是梧州幸運跑腿配送服務公司的一名配送員。網絡訂餐服務在梧州興起后,像石鴻亮那樣經常騎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的配送員,都被人們形象地稱為騎手。目前,梧州入伏以來的高溫與暴曬正是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考驗。
????當天中午,石鴻亮頂著烈日跑了近十張訂單。送餐途中,石鴻亮向記者展示了他的裝備。“水瓶、帽子、防曬衣,這‘三件套’是騎手除了兩輪車外的重要裝備。”石鴻亮說,他負責的送餐范圍廣,從旺城廣場到兩廣批發市場,若不注意防曬和補水就容易被曬傷。
????14時許,石鴻亮再次收到一張訂單,這次的任務是從文瀾路的一家面店提取一份面食送到下三云路的一棟住宅樓中。接到訂單后,石鴻亮不忘給記者打“預防針”,他說:“可別看文瀾路到下三云路的路程并不算遠,下三云路的住宅樓基本都為步梯樓,我們可要爬些樓梯了。像這樣的活,少些體力的人都不一定能干得來。”一天下來,石鴻亮往往需要爬數十層樓梯。
????為了加快配送時間,石鴻亮幾乎都是以小跑代替走路,走步梯時也是一步跨幾級臺階。在接到訂單后不到二十分鐘,石鴻亮就把快餐帶到客戶手中了。
????從停車送餐到下樓取車,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時間,但石鴻亮再折回樓下取車時,兩輪車的車座已經被曬得燙手。每逢遇到這種情況,他就從車里取出另一瓶水,把水澆在車座上抹一遍。“天氣變熱后,很多人都待在家或者辦公室不愿意出來,點外賣的人也成倍增加,我們幾乎每一分鐘都在路上。”石鴻亮說。
????
????“蒸籠”內外跑汽修
????7月28日14時,一輛需要進行檢修的21路公交車正緩緩駛入梧州珍寶巴士有限公司的維修部。此時,維修部的十余個車槽已停滿了等待維修的公交車。“這是我今天檢修的第四輛公交車。”珍寶巴士有限公司維修部“二保”班班長陳汕告訴記者。
????午間的陽光與高溫沒有“午休”,在珍寶巴士有限公司的維修部內,記者真切地感受到維修部工人們口中的“蒸籠”威力。維修部的屋頂由鐵皮棚制成,在日間一般備受暴曬,加上棚內的車輛零件散發出熱度,令維修部內成了一個大“蒸籠”,而60名日班工人每天都要在這里,進行公交車輛的維修與保養。
????陳汕今年30歲,負責公交車的二級保養。作為維修部“二保”班班長,陳汕在8時許就要來到修車廠,開始統籌車輛的維修工作,然后對待檢車輛的離合器、變速器等零件進行檢修。直至當日15時,陳汕已經完成了四輛公交車的維修工作,由于頻繁搬動各種零件,或者是來回鉆到車槽,他身上的工作服已被汗水浸濕,緊緊地貼著皮膚。
????常年在鐵皮棚內工作的陳汕卻有著一身黝黑的皮膚,這,引起了記者的好奇心。可還沒來得及回答記者的問題,陳汕便在接了一個電話后,提著工具箱跑出去了。原來,一輛公交車在路上出現臨時故障,需要工作人員到現場維修。公交車停在路邊被“烘烤”著,車頂被烈日炙烤得如同煎鍋,還有長時間運行下的變速箱也冒著熱氣。趕到現場的陳汕沒有絲毫猶豫,馬上展開維修工作,身上被汗水沾濕的衣服竟然在數分鐘內被“烘干”。
????大約半個小時,陳汕就成功排除了該輛公交車的故障,他笑言:“我們就是這樣從‘蒸籠’里到‘煎鍋’上,逐漸把皮膚曬黑了。”公交車在道路上發生故障后,維修部工人一定要盡快趕到現場維修車輛,不然會影響道路通行,像這樣的外出維修任務,陳汕每個月都要完成數次。
????目前,在市區道路上運行的梧州珍寶巴士有限公司的公交車輛有247輛。正是有了陳汕這群不畏高溫的汽修工人為公交運行提供后勤保障,才讓“患病”的公交車輛能“健康出院”,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7月27日晚,梧州供電局搶修人員通宵對菊湖路開閉所的進線電纜進行了連續八個小時的搶修。
(圖片由梧州供電局長洲區供電分局提供)
????
?夏夜停電忙搶修
大暑過后,梧州的白天像“發燒”一樣熱得令人難受,即便到了夜里,若沒有空調或風扇的降溫,室內也讓人感覺有如“桑拿房”。在這種天氣下,供電設施或線路也容易因高溫及過重的用電負荷而出現故障。“每年的4月至10月,都是我們梧州供電局電力搶修任務最重的時候。”梧州供電局長洲供電分局現場搶修工作負責人黎梧承說。
7月27日20時30分許,朗日花園小區突發停電,在悶熱的家里待不下去了,不少居民紛紛走出家門納涼。此時,梧州供電局的搶修人員已經檢出停電故障點的位置就在菊湖路開閉所,并到達現場進行搶修。
晚間,熱浪一陣陣襲來,縱使不時有微風吹來,也難以讓身穿長袖衫和長褲、頭戴安全帽的搶修工作人員感到一絲涼意。在搶修現場,操作、試驗、開挖……20多名檢修人員不間斷地開展工作。因為故障電纜埋在地下一米處,搶修人員啟動機器開挖路面,“突、突、突”的響聲,讓搶修現場顯得熱鬧又緊張。同時,另一組搶修人員對該條10千伏電纜進行搶修和測試,搶修人員半蹲在電箱前,扳手、老虎鉗在他們手中不停地揮舞。“搶修的工作人員全身像被‘水洗’過一般。”黎梧承說,盡管如此,大家都必須堅持到排除故障才能收工。
?直至次日凌晨4時45分,菊湖路開閉所進線電纜搶修工作終于完成。今年入夏以來,類似這樣在高溫下搶修線路故障的情況,長洲供電分局平均每月要碰到三四起。
?目前,梧州市城區用戶共有21.9萬戶。為了保證21.9萬戶用戶的正常用電,電力搶修一線工人總是忙碌著。黎梧承說:“我們的電力搶修工作就像與時間賽跑,我們多流汗是為了居民在炎熱天氣里少流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