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燕 通訊員 梁聰 戚方)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我國將在2017年年底前禁止進口環境污染風險高的廢塑料、未經分揀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24類固體廢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由于我市外貿進口對固體廢物尤其是廢五金的依存度較高,在未來的對外貿易工作中,需進一步優化進口商品結構,以抵消政策施行所造成的影響。
????相關企業經營受影響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貿進出口24.6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增長29.7%,雖然整體向好,但進口對固體廢物尤其是廢五金的依存度較高。從商品角度來看,進口貨值排名第一的商品為“以回收銅為主的廢電機”,進口總值達到5.66億元,占同期外貿進口總值的53.6%;從企業角度來看,在上半年進出口貨值排名前三十的企業中,同比增幅超過100%的企業有10家,其中7家主營廢五金進口業務。
????“企業進口固體廢物需要有相應的資質,一旦禁止進口,大批進口固體廢物企業可能面臨關停。”再生資源加工園區一家廢舊金屬拆解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廢電線、廢電機等禁止進口后,對廢銅拆解類企業影響最大,其次是較低品位廢銅需求的冶煉廠和加工廠。從事廢塑料進口的相關人士表示,雖然從國外進口廢塑料的價格比在國內回收的價格高30%左右,但由于國外垃圾分類做得較好,固廢品質比較高,很多企業偏向進口廢塑料。禁止進口廢塑料后,企業將轉向國內回收,還需進行二次加工才能達到進口廢塑料的品質,這意味著企業如果不轉型升級就會面臨關停。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再生資源加工園區的廢五金、廢塑料進口業務和李家莊碼頭的紡織類固體廢物進口業務三類商品合計進口7.08億元,占同期外貿進口總值的67%。其中,李家莊碼頭進口的紡織類固體廢物將于今年年底前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再生資源加工園區進口的廢塑料屬于生活來源廢塑料,也將于年底前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因此以上兩項進口業務明年將不再開展,而這兩類商品上半年合計進口0.93億元,占同期外貿進口總值的8.8%。此外,由于2019年年底前將逐步停止進口國內資源可以替代的固體廢物,再生園區的廢五金進口業務也將受到較大影響,因此我市外貿結構尤其是進口亟需進一步優化。
????淘汰低端產能完善產業鏈
????近年來,我市進口的廢五金、廢塑料經過簡單的拆解、加工后轉賣至廣東等地,導致外貿商品附加值低、物流成本高、結構失衡等問題。新政策實施后,梧州進口固體廢物產業發展何去何從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
????梧州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應當盡早完善產業鏈,以引進正威集團等優質企業為契機,發展貴金屬等加工生產,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同時,引導企業減少低端產能類貨物的進口,逐步按照國家要求,以高品質、國內資源無法替代的固體廢物為主要進口商品,盡快完善再生園區監管貨場的硬件和軟件建設,落實“破拆分揀政策”,并以原廣西有色30萬噸再生銅項目恢復生產為核心,堅持構建以精深加工為主要方向的產業鏈,打造廣西乃至兩廣的固體廢物回收利用中心。通過這些措施,不斷優化外貿結構,補齊我市外貿結構中固廢進口依存度高、產業附加值低、波動性大的短板。
????同時,應大力推動自治區第二輪加工貿易倍增計劃在我市細化落實,積極推進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為進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提供代理報關、物流、倉儲、出口退稅、融資等相關配套服務,以平臺為中介協調推動碼頭、園區業主等進一步降低相關費用。繼續積極向自治區商務廳申請,力爭將我市進口固體廢物查驗沒有問題的報關單納入到免除相關費用的范圍。加大對出口企業、物流企業、進口固體廢物企業財政補貼或者獎勵政策的落實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