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林冬梅 “山河破碎,國家危難,大丈夫就應該上戰場保家衛國!小朋友,你們說對不對?” “對!”一問一答里,延續數千年的愛國報國民族品質充溢其間。 這一幕發生在我市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優秀傳統劇目進校園巡演中。巡演自11月6日啟動以來,每當《精忠報國》木偶劇上演,岳飛為國赴難的慷慨陳詞總能引起師生共鳴。 千古流芳的歷史故事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投影。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為讓青少年聽懂、領悟、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自覺擔起民族復興重任,我市各級相關部門聯合廣西木偶劇團,以歷史名人、神話人物、民間故事為創作原型,編排了反映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家庭美德等主題的青少年木偶劇,引導少年兒童傳習美德。 “加油!加油!”11月7日,巡演團隊為市教工幼兒園師生表演木偶劇《三個和尚》,孩子們看到三個和尚一起抬水撲救寺廟火災時,大聲喊加油。大班幼兒于美靈說,小和尚、高和尚、胖和尚一偷懶就會沒水喝,大家一起抬水就能撲滅大火。三個和尚齊心協力抬水救火、重建寺廟的情節,詮釋著互助互愛的集體主義精神。幼小孩童雖然受認知水平限制不明白什么是集體主義,但他們能從形象可感的故事中懂得團結力量大的道理。 木偶劇用小木偶講清楚大道理,用少年兒童能聽懂的語言詮釋黨的十九大精神,一舉手、一蹙眉皆可傳神的木偶表演也展現出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深受師生喜愛。廣西木偶劇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梁競說,師生喜愛木偶劇、認可傳統藝術,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現。市中山小學六年級學生蔣昊橦正在學習木偶操縱技術,他說,學習過程很累很辛苦,但一定會堅持學好、發揚好,讓更多人了解、喜愛中國傳統文化。 據悉,本次巡演將持續到11月9日。其間,巡演團隊將到城區和蒼梧縣、岑溪市的十多所小學、幼兒園演出,演出劇目包括《二郎救母》《精忠報國》《三個和尚》《大鬧火云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