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一種食物能夠讓人態度鮮明地表達對它的喜愛或討厭,那么魚腥草一定能名列其中。對于魚腥草的獨特風味,有人喜歡,有人卻避之不及。魚腥草雖然味道怪怪的,但一直扮演藥食兩用的雙重角色。然而,最近,因為馬兜鈴酸事件,魚腥草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有人認為,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因此——  ????◎通訊員 聶宗生 ????魚腥草因葉有腥氣,故而得名。在我國不少地方,老百姓都將魚腥草作為一種食藥兩用的佳品,在梧州,部分市民對魚腥草也是情有獨鐘,喜歡食用。食用方面,人們多將魚腥草做成涼拌菜,口味佳,味道獨到;在藥用方面,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排膿消癰、利尿消腫通淋等功效。 ????魚腥草是“萬能消炎藥” ????魚腥草已被納入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中國藥典》第一部(2015年版)也將魚腥草歸入藥食兩用的名單中。在民間,有關魚腥草入藥治病的傳說有很多,古籍醫書對魚腥草的功效、驗方也多有介紹。我國明朝名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魚腥草的屬性描述為“能散熱毒癰腫,痔瘡脫肛,斷痁疾,解硇毒。”梧州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黎漢文介紹,魚腥草是天然安全的植物抗生素,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當人體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菌、肺炎鏈球菌等病菌侵襲,容易引起發燒、咳嗽、咽喉腫痛等癥狀,而魚腥草含有的魚腥草素(癸酰乙醛),可有效抑制這些病菌,從而發揮其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說,魚腥草是“萬能消炎藥”。人體全身各處,不管哪里有炎癥,都可以用到魚腥草,它對于各種細菌、病毒引起的感染都有效,上可以治上呼吸道感染,下可以消除泌尿系統炎癥。 ????中醫認為,魚腥草味辛、性寒涼。黎漢文同時也提醒,魚腥草并不適合每個人,食用魚腥草應因人而異,尤其是虛寒體質者以及老人和小孩最好不要食用。由于體質本來偏寒,飲用后無疑是雪上加霜,導致體內陽氣受損,反而引發或加重病情,引起全身發冷、遇風咳嗽等癥狀。黎漢文建議,市民在想服用魚腥草時,最好咨詢中醫師,進行對癥選用,并且不宜多食,如果每日都食用,使用量也要盡量控制,干品在30克內,而鮮品可增至100克左右為好。  ????魚腥草不含馬兜鈴酸 ????魚腥草扮演著藥食兩用的雙重角色,然而,近期,發表在權威醫學期刊《科學轉化醫學》的一篇論文,直接將魚腥草推上了“風口浪尖”上。文章指出:“在亞洲地區,肝癌與馬兜鈴酸導致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有人指出魚腥草含有馬兜鈴酸,推斷出“常吃可能致癌”,一時之間引發社會關注。那么,一直備受民間推崇藥食廣泛應用的魚腥草,是不是真的會致癌? ????黎漢文介紹,“魚腥草致癌”說法并不嚴謹也不科學。馬兜鈴酸可致癌,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將其已列為1類致癌物。對于馬兜鈴科的草藥,大部分都含有馬兜鈴酸,曾經因為含有“關木通、青木香”等中藥的中成藥,導致嚴重的毒副作用發生,證實為其所含有的馬兜鈴酸引起的不良反應。因此,早在2005年出版的《中國藥典》,就廢除了關木通、青木香等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方。然而,黎漢文醫生指出,魚腥草并不是馬兜鈴科植物,并不含有馬兜鈴酸,其所含馬兜鈴內酰胺,只是馬兜鈴酸在體內的主要代謝產物,并且含量有限,馬兜鈴酸與馬兜鈴內酰胺不可等同。由此推斷,“魚腥草會導致腎病腎癌”說法,靠邏輯推演不夠嚴謹,缺乏科學依據,并且,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魚腥草導致腎病腎癌的文章報道。 ????官方曾被多次辟謠 ????實際上,關于“魚腥草致腎病腎癌”的爭論,近年來曾多次引發網民熱議,官方也進行了辟謠。 ????今年4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連續發布4批20個食品藥品類謠言匯總,“魚腥草致癌”位列第十。 ????據媒體報道,在2016中國食品辟謠論壇上,中國食品辟謠聯盟就發布了三大食品謠言。網上流傳的“魚腥草會導致腎病腎癌”說法,被專家評定為邏輯推演不夠嚴謹,結論有失慎重。 ????醫生表示,相比于爭論魚腥草是否致癌,人們更需關注的是飲食環境和飲食習慣的正確性。很多時候患病,是因為農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污染、不合理飲食等。在滿足口腹之欲的同時,樹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才是真正防癌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