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覃路)“水泥路終于通到家門口了!”藤縣塘步鎮汗池村村民李培生激動地說。今年63歲的李培生是村里的貧困戶,隨著脫貧攻堅深入推進,他家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年不但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建起了新屋,家門前還修了2.5米寬的水泥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貧困村的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是三件大事:國家扶貧政策是否落實到位,村里的基礎設施是否改善,村子的產業能否發展起來?!瘪v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管裕森說。在掛點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的兩年里,這三項工作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 市政府辦公室和市民政局2016年向汗池村派駐扶貧工作隊以來,村子的面貌發生了大變化。去年,全村新建18條道路共計9.2公里,今年村子又規劃修建10條道路,總長4公里,目前已建成4條。 道路修好后,不僅片區的群眾受益,也帶旺了村里產業的發展。塘步祖興蛋雞養殖場坐落在汗池村永太六組大方塘山沖,水泥路修通前,場里的雞蛋曾面臨“有銷路、沒運路”的窘境?!扒皟赡晡覀冊谏經_里辦起了養雞場,雞蛋和其他產品供不應求,無奈村里路太爛,一到雨季產品都運不出去?!弊媾d蛋雞養殖場負責人李靜生說。 如今路修通了,也為村民發展產業解除了后顧之憂。村委主任蒙傳潮說:“汗池村目前發展有紅霸王花種植、冬瓜、蔬菜等產業,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對口幫扶單位出資數萬元,幫助村里的農業產業示范基地修通了路,這是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致富路’?!?/p> 產業是貧困村的造血細胞,路就是產業發展的大動脈。“黨的十九大對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出了新部署,我們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管裕森說,“現在村里的基礎設施搞好了,許多外地客商也慕名前來洽談合作項目,比如光伏發電、中草藥種植、優質百香果種植等產業項目,都有望落戶村里,更多的扶貧政策和項目也覆蓋到了貧困戶。” 據不完全統計,2016~2017年,汗池村有20多戶貧困戶享受到異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政策,有60多戶貧困戶享受到扶貧小額貸款和“以獎代補”等惠農政策,有效幫助了貧困戶脫貧,促進了扶貧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