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曾燕 “我的淘寶店主要賣百香果、荔浦芋頭、粉葛等,平均每天有30單左右的生意。”南國特蔬佳果的徐老板說。 如今,電子商務在梧州農村遍地開花,讓農民享受到先進科技帶來的便利和實惠,拓寬致富路。 擴大銷路助農增收 百香果、土雞蛋、紅薯干、粉葛……以前這些農民認為不值錢的東西,如今在電商平臺相當暢銷。 在岑溪市糯垌鎮,九原生態農業公司有千畝百香果種植基地,其百香果銷售額在京東商城同類商品中排在第一位。該公司副總經理黃麗梅表示,公司向906戶貧困戶免費發放近15萬株果苗,幫助他們發展種植增收。據了解,該公司通過實施九原電商農村創業扶貧項目,采用“互聯網+基地”的“微商2.0”雙路徑運營模式,投入近2000萬元建設百香果基地,預計今年百香果產量超過300萬公斤,產值達4000萬元。 據市商務局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0.3億元,同比增長61%,占總額的20.9%;新增四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187個;企業、個體工商戶利用第三方平臺新開辦網上店鋪(網站、平臺),全市網上店鋪數量超過4560個。 加大扶持提升水平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發展電子商務工作,陸續出臺《梧州市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梧州“黨旗領航·電商扶貧”2017行動計劃》,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同時,今年我市先后舉辦了廣西“壯族三月三”電商節梧州分會場系列活動、梧州市“黨旗領航·電商扶貧”系列活動之電商企業大走訪、廣西特產行銷全國(梧州)電商大集暨老字號推廣及京東超市百城行活動等大型活動,促進農產品和企業對接、拓寬銷路,加快農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然而,我市農村電商物流發展尚未成熟、人才欠缺、技術水平相對較低、農產品質量良莠不齊、網絡售后服務跟不上等問題仍待解決。為此,今年以來我市各有關部門及企業積極推進快遞業與電商融合發展,加快快遞網絡建設,目前全市已有53個鄉鎮設立快遞網點87個,快遞企業信息化、機械化、標準化水平大幅提高。 以往,在農村進行電商創業招攬年輕人難,留住年輕人更難,其中數據分析、美工設計、運營推廣方面的人才尤其缺乏。為此,藤縣先后建成寶成電商產業園、互聯網創業孵化基地、藤縣農村淘寶運營中心,逐步形成“一園一基地一中心”的電商發展格局,吸引電商創業人才。今年30歲的藤縣人李高水在廣東省東莞市從事電商行業已有四五年,去年以來他經常回到藤縣了解家鄉電商行業發展情況。最終,藤縣優厚的扶持政策及特色農產品,吸引他在寶成電商產業園落戶創業。 為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在初步構建覆蓋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的同時,我市對農產品生產企業進行“三品一標”認證,加強“三品一標”標志使用監管,指導企業建立農產品認證和防偽標識制度,為提升我市農業電商信用水平打好基礎。目前,全市獲得“三品”認證企業達82家,認證農產品涉及水稻、蔬菜、水果、茶葉、堅果、生豬、雞和魚等72個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