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陳翠湖)時下,藤縣天平鎮回龍村紅羽油茶種植基地進入采摘期,粉白色的油茶花苞、沉甸甸的油茶果同掛枝頭,構成一道亮麗的鄉間風景線。 這是我市實施“金山銀山”工程,推進林業供給側改革的成效之一。據了解,紅羽油茶單果飽滿,出籽率接近三成,而且花期持續三個月,不僅經濟效益高,還可帶動鄉村旅游發展。今年,全市扶持發展特色經濟林和珍貴樹種種植,提升森林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目前已完成油茶特色經濟林種植1.3萬畝。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進林業供給側改革、加快林業產業轉型升級,我市通過開展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和林業產業扶貧,激發林業發展活力。目前,全市林權流轉完成流轉登記并發證的面積約39.7萬畝,各地在明晰林地產權的基礎上,整合各類項目資金2.66億元,帶動1854戶林農經營林地面積22.92萬畝,盤活一批林下種植、養殖、林產品加工等項目,林農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同時,各級林業部門加快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其中一個示范項目獲2017年自治區農林業優勢產業扶持項目專項補助資金55萬元,兩個項目獲得2017年第二批自治區林下經濟(產業富民)自治區專項補助資金共80萬元。 據統計,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市林下經濟發展面積達471萬畝,帶動70多萬農民就業,惠及林農129萬多人,預計今年全市可完成林下經濟產值8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