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吳建坤)今年以來,我市積極開展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工作,水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禁漁期結束后,西江梧州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內已經多次出現大規模的廣東魴產卵繁殖現象,漁業收獲豐富。 今年初,我市爭取中央財政及有關企業支持,整合100萬元專項經費采購魚苗,截至11月初已在西江、潯江、桂江等水域投放各種重要經濟魚種979.6萬尾。在今年6月6日“全國放魚日”,我市在市區河西蔬菜碼頭舉辦魚苗增殖放流活動,向西江投放各類魚種55萬尾。隨后,蒼梧、岑溪、藤縣與蒙山等地積極響應,動員社會各界參與魚苗增殖放流活動,共同養護生態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此外,今年起,珠江禁漁期由兩個月延長到四個月,禁漁水域擴大至潯江支流的黃華河、湄江等。各級漁業漁政部門通過加強巡查執法、部門聯動、跨區域聯合執法等舉措落實好珠江禁漁制度,打擊電炸毒等非法捕撈行為,共查獲違反禁漁期規定的案件38起,其中違法電魚案件17起,抓獲違法嫌疑人7人,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3起,收繳作案電魚工具、魚籠、網具一批。 據了解,西江梧州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保護區位于長洲水利樞紐下游至與廣東交界江段,全長18.77公里,總面積1564公頃。為提升轄區江段漁業資源管理水平,我市各級漁業漁政部門在保護區內設置標識牌、界碑、標志物及保護設施。據最新漁業資源普查,保護區內活躍著多種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品種,如廣東魴、鯪魚、鳡、日本鰻鱺、青魚、草魚、赤眼鱒、海南紅鲌、鯉、鳙、鰱、黃顙魚、大眼鱖、斑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