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今年以來,蒼梧縣通過建立“微支部”、搭建“微平臺”、開設“微課堂”、依托“微陣地”,探索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使流動黨員離鄉不離組織、流動而不流失。
建立“微支部”,流向動態“人人清”。蒼梧縣探索“互聯網+黨建”模式,通過微信群、QQ群建立流動黨員“微支部”,收集他們流入、流出信息和工作生活現狀。所在黨組織將收集的信息核實后及時更新流動黨員臺賬并上報,解決了流動黨員組織管理難的問題。截至目前,全縣流動黨員1250多名,“微組織”已覆蓋400余名。 搭建“微平臺”,政策關懷“事事知”。通過“蒼梧黨建E家”“蒼梧基層瞭望”等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等平臺,蒼梧縣各級黨組織及時推送最新政策文件、通報重大事項,構筑流動黨員的學習陣地。同時,微平臺還上傳家鄉最新變化、送去節日關懷問候,讓流動黨員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知曉家鄉的情況,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 開設“微課堂”,溝通交流“時時學”。蒼梧縣委組織部門嘗試開設“微黨課”,根據黨員需求精心選題,錄制黨課微視頻,方便流動黨員隨時隨地開展學習。同時,鼓勵流動黨員利用空余時間結合自身特長講黨課,以“黨員講給黨員聽”的互動形式,激發流動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 此外,蒼梧縣還依托“微陣地”,鼓勵流動黨員為家鄉建設發展獻策出力。各鎮各村通過網絡廣泛征求流動黨員對發展本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并為村級發展牽線搭橋。 (李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