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前段時間,懷孕34周的李女士,因雙眼視物出現模糊,伴有雙下肢浮腫,到梧州市人民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其為重度子癇前期,經積極治療,李女士病情沒有緩解,不得不終止妊娠,行剖宮產手術,產下一名女嬰。目前,母嬰順利出院。 李女士入院后,醫生為其進行相關檢查,診斷其癥狀屬于重度子癇前期,合并邊緣性前置胎盤。梧州市人民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趙祖英表示,根據B超顯示,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升高,提示胎兒有可能出現缺氧狀況。經積極治療,血壓控制不理想,繼續妊娠并不樂觀,隨時危及母胎生命安全,及時終止妊娠對母嬰都有利。經過與李女士及其家屬溝通,家屬同意手術方式。在市人民醫院產科、麻醉科、手術室等醫護人員密切配合下,趙祖英等醫生順利從李女士腹中取出胎兒,母嬰平安。 趙祖英介紹,妊高癥是目前孕產婦、圍產兒患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高癥是指妊娠20周以后出現的高血壓,通常隔六小時測定的兩次血壓,收縮壓在140毫米汞柱以上,舒張壓在90毫米汞柱以上,即可診斷為高血壓。高血壓同時伴有尿蛋白,即為子癇前期,如果出現頭痛、頭暈、眼花、胸悶、惡心、嘔吐等癥狀,表明病情發展已進入子癇前期階段。 導致妊娠高血壓的原因很多,或因子宮胎盤缺血引起缺血缺氧,血管痙攣致血壓升高;也可能是來自胎盤的某種物質進入母體血液,引起孕婦機體免疫因子改變,導致孕婦全身小動脈痙攣發生高血壓。 趙祖英提醒,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肥胖的女性、有高血壓家族史的女性、有妊高癥病史的女性、懷雙胎或以上者,以及妊娠期伴有糖尿病者,要警惕發生妊娠高血壓的可能。 準媽媽在孕前、孕期要控制體重,進行適當的孕期鍛煉;控制血糖;孕期飲食做到均衡營養,多攝食各類含維生素豐富的綠葉蔬菜和瓜果;禁煙禁酒、低鹽飲食;限制動物性蛋白質、高熱能食物;避免濃茶及辛辣刺激食物;發現缺鐵性貧血,要及時補充鐵元素;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 趙祖英強調,孕婦應定期產檢,高血壓孕婦出現頭暈、視力模糊、身體浮腫等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李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