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曾韻)外表看似普通的一輛小轎車,車內卻大有文章,其內置的便攜式智能食品安全檢測儀,能快速讓農藥殘留、吊白塊、甲醛等“食品殺手”原形畢露。連日來,六輛這樣的食品安全快檢車投入使用,為群眾餐桌安全保駕護航。 把食品安全快檢車開進農貿市場、學校、社區,免費為市民檢測食品安全,這是市食藥監局創新監管方式,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的一個縮影。今年啟動廣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以來,我市嚴格對照創建標準,按照“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的要求,不斷強化責任落實,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在抓好食品安全防線的同時,探索創新“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模式,大力推進社會共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努力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讓人民吃得放心,協調好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才能不斷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市食藥監局局長譚志翀說。 一年來,市食藥監局重點整治食用植物油小油坊,從生產加工到成品油快速檢測是否自覺運行等加強監管,讓市民吃上放心油;走進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共創食品安全城”活動,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明顯提升。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食品安全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讓人民吃得放心’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譚志翀認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食安梧州”建設仍需在多方面下足功夫。全市食藥監系統要圍繞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緊密聯系我市實際,以創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抓手,不斷推進食品安全新型管理體系建設,打造“智慧食安”信息平臺,全面實現食品智慧監管。同時,強化全程監管,實現食品生產、銷售、消費等環節無縫銜接,嚴密防范風險隱患,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