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蘇云燕)今年以來,我市不斷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異地就醫結算等工作,加快全民醫保體系建設,不斷提高保障質量和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基本醫保參保率達98%以上。
按照有關部署,我市推進實施全區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把城鄉各類勞動者全部納入相應的基本醫療保險內。在此基礎上,我市從2015年啟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對城鄉居民因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今年1至11月,全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賠付61650人次。 為加快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我市還積極探索醫療費用結算管理辦法,全面推進按人頭付費、病種付費和總額控制等復合付費方式,出臺《梧州市農村貧困住院患者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工作實施方案》,實行農村貧困住院患者“先診療后付費”新模式,方便農村貧困群眾就醫,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截至目前,今年享受先診療后付費政策的人員為2528人。 我市以“統一標準規范、醫療衛生機構互聯互通互認”為主要目標,以居民健康卡為紐帶,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為中心,搭建區域衛生計生信息平臺基礎框架,初步實現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之信息互聯互通互認和資源共享,并與自治區信息平臺貫通。目前,云數據中心、區域衛生信息監控中心已投入便用,并已完成市直五家三級醫院的數據接入。同時,處方信息共享在市紅十字會醫院率先試點,實現醫療機構處方信息、醫保結算信息和藥品零售消費信息的互聯互通、實時共享,成為全國首個落地的處方信息共享試點單位之一。 在異地就醫結算方面,目前我市已完成社會保險業務系統改造,全面接入廣西和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是廣西首個實現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地市。全市實現互聯互通的定點醫院111家、定點藥店229家,貫通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打通了結算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同時,跨省定點醫療機構的開通服務工作持續推進,目前全市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已達到14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