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 今年以來,我市以構建和完善農村信用、支付結算、金融產品供給、融資擔保、農村產權交易、農業保險保障六大體系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進一步提升了農村金融服務水平。 從2010年開始,我市堅持“政府主導、人行推動、多方參與、共同受益”的原則,全面開展縣域農戶、農村經濟組織和農村企業等涉農主體信用信息采集和評定工作,加快建設標準統一、實時高效的農村信用信息系統。截止10月底,各縣(市、區)已累計采集農戶信息52.9萬戶、系統錄入50.27萬戶,采集率和入庫率分別達91%、87%,累計評定信用戶25.32萬戶,創建信用村369個、信用鄉鎮32個和信用縣一個。 農村支付結算體系建設方面,全市推進行政村設立助農取款服務點,并在具備條件的村升級建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創建助農取款服務點1177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91個,支付結算服務已實現全轄861個行政村全覆蓋。 我市還按照地方政府主導、金融機構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在各行政村設立“三農”金融服務室,每個“三農”金融服務室設置有一個金融服務點、一個金融宣傳欄,落實一名金融聯絡員及一名金融輔助員。至2016年底,金融服務室已經實現所有行政村的全覆蓋,全力打通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我市優化金融服務,緩解“三農”融資難問題,鼓勵各涉農金融機構通過采取簡化信用戶貸款手續,增加對信用戶的授信額度,降低信用戶貸款利率上浮幅度等優惠措施,不斷加大對信用農戶的信貸扶持力度。此外,我市還出臺了鼓勵企業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交易的管理辦法,鼓勵和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截止到2017年10月,全市共有67家企業在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市財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