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盧海燕 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大學路工商銀行對出路段亂擺賣現象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盆栽、水果、服飾等小攤檔擺滿了人行道,原本很寬的人行道只剩下一條窄窄的通道供行人行走,不但影響市容市貌,而且給這一路段的環境衛生帶來不少的影響,上下班和上下學高峰時段,更導致了交通堵塞。
記者調查: 二三十米路段就有十幾個攤檔 12月5日中午,記者來到現場進行調查,發現沿街流動攤販隨處可見,賣水果的,賣盆栽的,賣服飾的……都有。臨街的一些商鋪也將經營范圍擴展到門口前的人行道上,這里是十字路口路段,又近旺廣場,人流車輛密集,因而一些小攤販“頂風”亂擺賣。記者看到,這里短短的二三十米路段就有十幾個攤檔,其中以盆栽攤為主,儼然成了“小集市”。本來寬敞的人行道,因為有了這些流動攤檔,占據了人行道近二分之一的位置,變得窄窄的,人流量大的時候,路過的行人幾乎在“夾縫”中穿行。記者還觀察到,人來人往的“小集市”,光顧攤檔的顧客還不少,路過的行人大部分都會看看攤檔的東西,而這些顧客大多是中老年人,大部分都是光顧盆栽攤為主。 
大學路工商銀行對出路段,攤檔一個接一個。 剛在盆栽攤買完東西的李小姐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她說她在這附近上班,這里的攤檔亂擺賣現象已經很久了,城管部門也多次來清理過,但是執法人員一來,小販就“閃人”;執法人員一走,這些小販們又“卷土重來”。雖然知道這樣的亂擺賣是不對的,但是偶爾路過她也會看看盆栽,有喜歡的也會購買。 記者走進某個攤檔后的眼鏡店,店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里亂擺賣的現象讓他很煩惱,剛好店鋪門前就有小販擺攤,因為小販在自己店鋪前亂擺賣,還曾經因勸說小販而爭吵過,但是并沒什么用,無奈之下他還曾打過城管部門的電話請相關工作人員來處理,但是這些小販有檢查時就不擺,一旦城管工作人員走了,又出來繼續亂擺賣,反反復復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可以徹底根治這種現象。“很多顧客都因為商販占用人行道沒有地方停車,都不進來光顧生意了,真的希望有關部門盡快來處理,不然我們店的生意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呢!”眼鏡店的工作人員說。 住在大學路附近的黃阿姨對記者說,商販大概中午十一時就開始出來擺攤了,這里人來人往的,特別是一中學生放學的時候,就更加多人過往了,道路變得更加擁擠,有時候這里的過道只剩不到1.5米的距離,路都不好走。城管部門來整治過,但是作用并不大。“這里來來往往的老年人比較多,擁擠的時候萬一發生碰撞就不好了。而且人行道本來就是給人走路的,擺了這么多攤在這里,影響市容市貌。”黃阿姨說。 市民呼吁: 加強管理,讓小販們規范經營 眼鏡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有效地處理這里亂擺賣的現象,再加大監督力度,這樣反反復復的,不僅對他們店里的生意有影響,而且也影響城市形象。“亂擺賣的現象是很不好的,擺到人行道上了,甚至就在我們店的門口,感覺非常不方便,希望這種現象盡快被處理,這是我們的期望。”眼鏡店工作人員說。 路過的劉先生對記者說,這里還是整頓一下比較好,對于住在附近的居民來說,亂擺賣多少都會使居民受影響,他希望有關部門加強管理,讓小販們規范經營,同時也希望小販們自覺一點,盡量入室經營,不要影響到這里的交通和衛生。 一個賣盆栽的商販跟記者說,他在這里確實擺了很久了,大概從中午開始擺到晚上七八時。城管來就不擺,城管走了就又抱著僥幸的心理出來擺攤。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來這里擺攤,他們也想有個專門的地方擺攤,不用占用人行道。 部門回應: 希望攤主自覺入室經營 對于大學路亂擺賣的現象,萬秀區城監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回應表示,這個路段的亂擺亂賣的現象已經存在多時,每天都會有城管工作人員去巡查,而這些商販基本都是在工作人員下班的時間段出來擺賣,整治有一定的難度。在監管的現場,工作人員按照相關條例對亂擺賣的商販進行文明相勸,但是商販們就是不自覺撤離,繼續占道經營,有時候工作人員們也很無奈。這種現象的根治不能僅僅靠城管部門的整治,也靠市民的自覺性,他們表示希望在部門重視市場和環境衛生管理的同時,這些攤主能夠自覺地行動起來,入室經營,為梧州市區創造一個干凈,暢通,舒適的宜居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