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紀榮蘭 通訊員 邵素群 太和路42號居民樓住著36戶居民,居民樓樓下是一個停車場,里面有一個女管理員,街坊都習慣叫她阿萍。阿萍是桂平市人,今年45歲,她管理這個停車場已經十幾年了。 42號居民樓屬于“三沖”拆遷戶的臨時周轉房,住戶以殘疾人、獨居老人等困難群體為主。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街坊鄰里間偶爾也會鬧點小矛盾。 302房住著一名57歲的三級肢體殘疾的人員黃女士,她的親屬在不久前發現黃女士住的地方樓上廁所排污管有滲漏的情況,于是提出愿意出資修復,希望得到樓上住戶配合。而402房住著兩名年近70歲的老夫婦,他們覺得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并不愿意配合302房親屬提出的維修事宜。 12月4日,302房住戶的親屬一氣之下,用混凝土把樓上402房的廁所排污管堵住了。看著污水漫到客廳,402房的老人家也很著急。了解情況后,阿萍及時向社區居委會反映情況,并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協調矛盾雙方和解。最后,302房、402房的住戶雙方意見達成一致,402房愿意配合302房親屬對廁所滲漏的維修工作,302房也表示立即疏通堵塞的排污管。 除了調解矛盾,阿萍也助人為樂。 10月28日上午9時左右,阿萍正在車庫值班,突然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于是她立刻進入居民樓,來到燒焦味最濃的3樓的空巢老人林婆婆家門前,使勁拍門。林婆婆打開房門后,阿萍立刻沖到廚房,把還開著火的液化氣氣灶關掉,打開屋里的窗戶,并把老人扶到客廳安頓。 原來,當天早上林婆婆用高壓鍋煮飯,但放上鍋打開灶火以后,她就回房間睡覺了。熟睡中被阿萍的拍門聲叫醒時,她才發現高壓鍋里的飯已經燒焦,幸虧發現及時,要不然就會釀成火災。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不少。今年10月份,患精神病的住戶盧女士病情發作,在家里不斷往外扔東西,當時也是阿萍及時發現和制止,并報告了社區居委會,最終成功將盧女士送往了精神病院進行治療。 如今,雖然知道阿萍全名的住戶并不多,但阿萍卻幾乎認識這里的每個住戶。通過幫助街坊鄰居調解矛盾、化解糾紛,阿萍以自己的付出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