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謝韻 通訊員 黃超光)12月11日,梧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燃氣管理處、長洲區公安分局、長洲區安監局在三龍大道龍新五組,聯合查處了一間未經許可私自充裝、銷售瓶裝液化氣窩點。現場抓獲數名犯罪嫌疑人,并封存非法充裝液化氣約5.15噸。 
12月11日,在三龍大道龍新五組,梧州市質監局、市燃氣管理處等部門聯合取締一間未經許可私自充裝、銷售瓶裝液化氣窩點。 (圖片由梧州市燃氣管理處提供) 非法窩點地面竟有煙頭 “當天上午,我們接到群眾舉報,說在三龍大道龍新五組,有人私自充裝、銷售瓶裝液化氣。我們當即就趕過去了。”梧州市燃氣管理處的有關負責人表示,此前,該部門也接到市民舉報稱,在三龍大道有一個私自充裝瓶裝液化氣的窩點。根據群眾舉報,執法人員曾經多次到場尋找,但由于該窩點較為隱蔽,執法人員難以發現。該負責人說:“當天他們正好開門營業,附近居民發現后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我們到場時,公安機關已經將在場的犯罪嫌疑人控制。” 該負責人表示,該窩點是一個面積約200平方米、高約6米的簡易鐵棚。鐵棚的四周砌有2米多高的磚墻。在磚墻之上,還有3米多高的鐵皮將鐵棚重重包圍。鐵棚的正門則常常鎖著,因此,外人難以發現鐵棚之內到底存放了什么東西。 “當時我們走進去,被現場的情況嚇了一跳。”該負責人說,鐵棚內到處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液化氣鋼瓶,墻壁上各種電線私拉亂搭。不僅如此,鐵棚的地上還有一些煙頭,表明此前有人在鐵棚內吸煙。經檢查,市燃氣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在這個窩點發現任何的消防設備。 暫存液化氣瓶數量嚴重超標 據該負責人介紹,鐵棚內的各項設施比較簡陋,電飯鍋、空調、風扇就擺在液化氣鋼瓶的周圍。一些15公斤裝的鋼瓶放在電子秤上,瓶口通過一個簡易充氣泵,與另外一些50公斤裝的液化氣鋼瓶相連接。“犯罪嫌疑人就是通過這個充氣泵,將大鋼瓶內的液化氣灌裝進小鋼瓶里,然后對外銷售。”該負責人說。 經過現場清點,鐵棚內共有50公斤裝的液化氣鋼瓶95個,其中90個鋼瓶內充滿了液化氣;15公斤裝的液化氣鋼瓶則有91個,其中充滿液化氣的有45個。現場存放的液化氣氣體總噸數約5.15噸。該負責人表示,一般正規的液化氣經營站點,對暫時存放的液化氣鋼瓶數量有要求,如15公斤裝的瓶裝液化氣不能超過30瓶,過夜存放的不能超過3瓶。如今,這個窩點液化氣鋼瓶存放數量已經嚴重超標,且該窩點也沒有辦理相關的經營許可。此外,鐵棚周圍都是民居屋,旁邊還有一個木材加工的工廠,無論是場內還是場外的儲存環境,該窩點都不符合相關規定,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未經許可充裝和銷售液化氣是違法行為 據介紹,根據《城鎮燃氣管理條例》,燃氣經營者不得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儲存燃氣,也不得擅自為非自有氣瓶充裝燃氣,以及不得銷售未經許可的充裝單位充裝的瓶裝燃氣或者銷售充裝單位擅自為非自有氣瓶充裝的瓶裝燃氣。此外,根據相關規范,存在液化氣的場所室內的照明燈具、開關以及其他電氣設備應該采用防爆型,同時要配置液化石油氣舍樓報警裝置。瓶庫內不應設置辦公室、休息室等。 “這個窩點完完全全違法違規,且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充裝液化氣和日常生活都在鐵棚之內。這是近年來梧州查處的最大一起未經許可充裝、銷售瓶裝液化氣的案件。”該負責人說。 目前,現場所有液化氣鋼瓶、設備已經封存,該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