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陳雨燕 通訊員 何書韻)今年9月底,梧州市公安局大塘派出所在上級公安部門的指導下,相繼成功偵破了兩起電信詐騙案,并把被詐騙的資金全數返還到受害人的賬戶中。 在這兩起案件中,梧州市公安部門首次成功凍結被以電信詐騙方式騙取的資金,成為把被騙資金成功返還給受害人的典型案例。 相繼發生兩起電信詐騙案 今年3月7日,大塘派出所接到市民唐先生的報警,稱其被詐騙了6500元。 據唐先生反映,一名自稱是其朋友的人打電話給他,以急需向領導送禮為由,向他借了6500元。電話中傳來的聲音與他朋友的聲音一模一樣,于是唐先生沒有懷疑,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把錢打到了對方的賬戶。而當他隨后與這名朋友確認時,才發現該朋友根本沒有向自己借錢,是詐騙分子偽裝成他的朋友,對他實施詐騙。于是,唐先生馬上到大塘派出所進行報案。 此案發生后不久,大塘派出所再度接到關于電信詐騙的報案。3月16日,市民黃先生來到大塘派出所報警反映,其被一名冒稱是政府工作人員的人,以急需購買救災物資為由,詐騙了193500元。據黃先生說,他通過網上銀行先后兩次轉賬給這名“政府工作人員”,其中一次是實時到賬,錢一轉到對方提供的賬戶就立即被轉走,另一次為24小時到賬,錢在匯款的過程中被警方成功“截停”。 大塘派出所辦案民警孫明介紹,兩起電信詐騙案發生后,該所根據受害人提供的匯款依據,迅速上報相關部門。在上級公安部門的指導下,民警迅速通過緊急止付平臺(本地網上凍結)和赴開戶行申報(異地現場凍結)兩種方式凍結涉案賬戶資金,成功把正在匯往詐騙分子銀行賬戶的錢“截停”。 警方輾轉多地完成資金返還申請工作 為盡快把錢返還給受害人,警方馬上著手申請資金返還。“凍結的時候是比較迅速的,但是后續的資金返還需要復雜的手續,要經過一系列遞交材料核準程序,才能確認被凍結的這筆錢確實是屬于受害人的。”孫明說。 為此,三組辦案人員歷經半年時間,分別三次輾轉北京、南寧兩地的銀行,反復多次完善返還資金申請材料,終于在近期成功完成了返還資金申請、材料核準等工作。黃先生被詐騙的193500元與唐先生被詐騙的6500元,被相繼返還回各自的賬戶中。 ■相關鏈接 警方教你防騙技巧 如今,電信詐騙的方式層出不窮,萬一市民發現自己被詐騙了,錢已經轉出去了,這時候該怎么辦?警方表示,市民一旦發現自己被騙,首先應盡快從銀行打印資金的流水單、柜員機的憑條,拿著上述材料盡快到公安機關報案。這樣,公安機關能迅速根據銀行流水單、柜員機憑條,對涉案人員的賬戶進行調查。 “受害人遭遇詐騙后,心里肯定是很慌張的,但這時候,應該保存好相應的證據,盡快凍結銀行賬戶,并且盡早報案,爭取在錢款轉到詐騙分子的賬戶前,把錢‘截停’在銀行。”孫明說。此外,市民在收到與借錢有關的信息時,不要著急往對方指定的賬戶匯錢,應先想辦法進行核實,確認對方的身份,核實對方是否真的需要借錢,有時候多了這樣一個步驟,詐騙分子的騙局就不攻自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