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梧州市結核病防治工作經過各級政府、部門、單位和群眾的共同努力,肺結核報告發病率逐年下降,但其仍然是本市主要的傳染病之一,對人民群眾的健康仍有較大威脅。但肺結核病并不是難治之癥,專家表示,只要治療規范、堅持服藥,初發病人95%以上甚至100%可以治好。 結核病傳染性強 梧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肺科主任周德玫介紹,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結核病的病原菌為結核桿菌,由于這種細菌生長緩慢,從而使得結核病治療周期也明顯長于其它由細菌感染引發的疾病。結核桿菌可以侵入人體的任何器官,如肺、胸膜、腦、胃腸、心包、盆腔、骨、腹膜、淋巴、皮膚等。絕大多數人發病部位在肺部,所以稱為肺結核。除肺以外的其它部位的病變,統稱為肺外結核。 結核病主要是經由呼吸道傳播。這種傳播方式大大增加了結核病的傳染風險,也大大增加了防治難度。肺結核患者在咳嗽、咳痰、打噴嚏、大聲說話時,把帶有結核菌的飛沫播散到空氣中,周圍人群吸入帶菌飛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在梧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結核病門診的醫生給患者看診。 通訊員 凌乃源 攝 咳嗽咳痰為常見癥狀 肺結核的常見癥狀有咳嗽、咳痰、咳血或痰中帶血,其他癥狀還有低熱、盜汗、消瘦、胸痛等。 如果出現以上癥狀,尤其是連續咳嗽、咳痰兩周以上或有咳血,要及時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當然,也有些患者無癥狀,僅在胸部X線檢查時才能發現。 肺結核在病程初期,病變范圍小,經過系統治療可徹底恢復,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如果不能及時就醫,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發展為重癥肺結核,肺組織大面積受損,即使后期治愈,也會嚴重影響肺功能。 治愈關鍵是規范治療 肺結核患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不但預后效果好,而且可減少對周圍人群的傳染。周德玫表示,肺結核治愈的關鍵是進行規范的系統治療。新發肺結核患者堅持按醫生指導合理和規律地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95%以上甚至100%可以治好。 肺結核治療療程通常為6至12個月,大多數患者在用藥一段時間后,癥狀會明顯減輕或消失。這時,有的患者自認為已經治愈而停藥;有的患者因為出現不良反應而停藥;還有的患者因為工作忙碌等各種原因,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漏服藥物或減藥、中斷用藥現象。但周德玫提醒,肺結核患者如果不能堅持規律治療,直接后果就是治療失敗,使肺結核轉變成耐藥肺結核。 耐藥肺結核不僅難治愈,而且病死率高,嚴重損害肺組織和肺功能。更可怕的是,這部分患者可作為傳染源傳播耐藥結核菌,被這些患者傳染的個體,一發病就是耐藥結核病,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將形成巨大威脅。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沒有醫師的醫囑,患者不要自行減藥、停藥,還需注意定期復查肝功能、痰菌、血常規及胸片。 服藥應按時定量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抗結核病藥物會出現一些副作用,如異煙肼會引起神經炎,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會引起肝功能損害,鏈霉素會引起聽力下降等。此外,服用利福平后,如果尿液、汗液等體液變紅色,一般是由于色素引起的,一般不必作處理。如有胃納變差、劇烈嘔吐、皮膚及眼睛黃染、視力明顯下降、眩暈、耳鳴或聽力下降等癥狀應立即停藥并回醫院復查,做進一步處理。 服藥時,所有藥物均要在早晨空腹時用溫開水一次性全部吃完(頓服),1-2小時后再吃早餐。因為進食后服用藥物,血藥濃度會比空腹服少36%。如有胃腸不適,不能耐受的患者可在睡前或飯后2小時頓服,或將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分2至3次服用。抗結核藥切忌間斷服藥或漏服藥。如早上、白天不慎忘記吃藥,晚上可以補上,但底線是當天的藥物當天服用。第二天不可加倍補服,按照常規劑量服藥即可。此外,牛奶、茶、咖啡、豆漿等飲料均不能送服抗結核藥物。因為飲料含有多種物質,成分各異,容易和抗結核藥物發生各種藥理反應,不但影響藥效,甚至會增加藥物毒性。 
今年9月份,在市政廣場,梧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向群眾普及結核病相關知識。(資料圖片)
通訊員 凌乃源 攝 感染后要減少傳播 結核病不僅可治,而且可防。周德玫表示,加強營養,提高人體抵抗力,有助于預防肺結核。平時要注意合理飲食,戒煙戒酒,適當休息,增強免疫力。 一旦感染了,要減少其傳播途徑。周德玫建議,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時,應當避讓他人、遮掩口鼻。不要隨地吐痰,要將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帶蓋痰盂里,不方便時可將痰吐在消毒濕紙巾或密封痰袋里。平時,患者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必須去,應當佩戴口罩。居家治療的肺結核病人,應當盡量與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風,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結核病小常識鏈接 1.肺結核會遺傳給下一代嗎? 肺結核是一種傳染病而不是遺傳性疾病,不會傳給下一代。但是,由于結核菌是通過空氣來傳播的,在家庭環境中,很容易傳染給共同居住或日常關系比較密切的其它家庭成員,從而導致一個家庭內的多個成員患上肺結核。 2.肺結核患者可以生育嗎? 育齡的婦女,如果患了肺結核,應暫時避孕,因懷孕可能會導致患者肺結核病情加重和影響胎兒生長發育;如果肺結核患者已經懷孕,最好咨詢專科醫生意見是否終止妊娠。通常肺結核治愈半年后,可以正常妊娠。 3.什么樣的肺結核病人需要住院? 據統計,肺結核病人中大約有5%急重癥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療。目前公認的住院治療指征是:急癥病例、危重病人、疑難病例,有嚴重并存病和需要實行外科手術治療的病人等。 4.為什么懷疑患有肺結核病應當到當地結核病防治機構就診? 目前結核病的診斷、治療、管理等已形成一整套較為完整的技術規范,實踐證明,只有嚴格執行這套技術規范,才能控制結核病流行,一般綜合性醫院在技術、人員等方面難以完成。結核病防治機構的醫務人員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掌握現代的診療方法,使病人能獲得及時診斷和正確的治療,并有專門人員進行管理、負責到底、直至痊愈。因此我國規定,懷疑或確診的肺結核病人(除少數急重癥病人外),均應轉至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或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實行“歸口管理”。 5.集體生活場所如何預防結核的傳播? 集體生活場所,如民工宿舍或學生宿舍,由于人員居住密集,一旦出現一個肺結核患者,就很容易相互傳染而造成肺結核暴發流行。因此,在未發現肺結核患者之前,應注意房間內居住人員的密度不要過多,此外,要注意采取房間通風等措施來預防該病發生。一旦發現房間內有肺結核患者之后,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盡快地使肺結核患者離開集體環境并接受正規的抗結核治療; ②對本房間進行居室消毒; ③保持通風及陽光充足; ④同室居住的人員都屬于密切接觸者,應注意自身是否有咳嗽、咯痰的癥狀,尤其是這些癥狀超過2周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檢查,一旦診斷為肺結核,應立即治療。 (林夏 凌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