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6日,新聞路未出現山泥淤積現象。 鄧發浩 攝 受獅臥山及周邊工地挖土施工影響,長洲區新聞路長久以來存在道路揚塵與泥土淤積的環境問題,影響周邊居民生活。借助梧州市開展“藍天保衛戰”的契機,近期梧州市多個部門采取建防護墻、加強沖洗等措施進行整治,目前新聞路的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舊況:山泥漫路灰塵滿天 長期以來,新聞路周邊居民多次向本報反映該路段揚塵與積泥污染問題,本報也就此進行數次報道,但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據本報2016年6月關于新聞路環境問題的報道,該路段在雨后積聚厚達十余厘米的淤泥。周邊居民反映,每當遇上雨水天氣,從獅臥山沖刷下來的泥土就會漫及新聞路路面,若遇上大雨,泥土甚至會沖刷至新興二路。由于路面積土未及時清理,加之該路段的過往汽車與施工車輛較多,晴天時的新聞路又會出現較大的揚塵現象。 整治:修補圍墻沖洗道路 今年9月份前后,市有關部門在獅臥山山體與新聞路之間建起了防護圍墻,防止山泥沖刷至路面。為徹底解決新聞路的環境問題,11月30日,梧州市藍天保衛戰實施組辦公室召開長洲區新聞路道路揚塵污染專題協調會。會議要求,從11月30日起全部停止該區域的土方施工作業,長洲區政府修補相關地塊的圍墻并清理路口淤泥,攔截山泥進入道路。市政部門對新聞路做好沖洗與保潔工作,市住建委加強對灝景玥城工地的揚塵管控與巡查工作。 本月初,長洲區建設局、消防大隊對新聞路進行沖洗,路面積土基本得到清理,市市政部門出動灑水車、洗掃車對新聞路進行保潔。 現狀:道路整潔居民稱贊 12月10日,記者在新聞路看到,獅臥山山體與新聞路之間有一道高約1米的防護圍墻,圍墻上方還有一道高約1米的鐵皮圍欄。圍墻長約300米,從獅臥山公園入口處附近,延伸至寶石園小區公交站。沿路路面基本沒有積土,汽車經過時也無明顯揚塵。 新聞路是寶石園小區居民出行的必經道路,對于新聞路整治前后的環境變化,居民黃女士深有體會:“以前只要下小雨,新聞路就會山泥滿路,雨勢越大積聚的山泥就越厚,居民根本無法步行通過?!秉S女士表示,建立防護圍墻后,即使是中雨天氣,新聞路路面上也沒有出現山泥。 12月14日至15日梧州出現連續的陰雨天氣,16日中午,記者再次來到新聞路走訪該路段的雨后情況。當時的路面上并無山泥溢出痕跡。據周邊居民介紹,相關工作人員在雨天時使用沙袋封堵圍墻缺口,進一步防止山泥污染路面。周邊居民對于新聞路的整治效果“點贊”,評價道“出行更方便,呼吸更順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