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陳炎超)今年以來,我市畜牧業在穩定生豬、家禽產業發展基礎上,加快發展牛、羊等草食動物養殖,調優產業結構。目前,全市活牛存欄1.82萬頭,其中安格斯、拉菲、摩拉、梨木贊、西門塔爾等優質牛品種比例不斷上升,牛品種改良正有序地向市場化、社會化推進。
藤縣三牛牧業公司養殖場是今年實施牛品種改良的試點企業,共飼養1500多頭澳洲安格斯牛,截至12月該公司已實現九成以上的受胎率和產犢率。據了解,安格斯牛屬世界優良的肉牛品種之一,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胴體品質好,養殖經濟價值較普通肉牛高。通過牛品種改良,該公司逐步形成“肉牛—生物肥料—糧食”的生態養殖模式,帶動周邊鄉鎮農戶參與養殖。 市畜牧站負責人介紹,我市今年繼續安排自治區、市兩級財政專項資金購買液氮、細管凍精,添置器械設備,對牛品種改良所用的凍精、液氮、器械物資等優先安排調運。同時,牛品種改良工作引入了市場機制,改變過去為求配種數量而不收費的“大鍋飯”做法,各項主要指標明顯提高。目前,全市成年母牛存欄量為1.15萬頭,預計今年新增牛犢的產值接近25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