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黃穎盈 通訊員 史秋蘭)12月21日早上,長洲區倒水鎮蓬沖村養殖示范點格外熱鬧,新鮮出欄的“扶貧鴨”吸引了許多來自富萬村、蓬沖村及其周邊的村民前來購買,不一會兒就有30只鴨子成交了。這是今年內該示范點養殖的“扶貧鴨”第三次出欄了,蓬沖村每戶貧困戶都將從銷售收入中獲取一定的補貼幫扶。 富萬村村民莫阿姨當天一口氣買了11只鴨子。“因為今年自己家里沒養,為了迎接明年春節的到來,所以今天專程過來買鴨子,再養一個多月就剛剛好。”莫阿姨說,示范點離她家的車程不遠,而且聽同村的親戚朋友提起過,示范點里的“扶貧鴨”養殖得很不錯,就多買幾只。 蓬沖村馬氹組村民羅七姐也買下了4只鴨子。羅七姐的家距離示范點不遠,平日里,她經常看到示范點的養殖人員認真打理鴨苗,所以她對出欄的鴨禽質量很放心。 據介紹,在今年5月初,長洲區倒水鎮蓬沖村利用閑置水域打造養殖示范點,發展生態養鴨扶貧產業項目,鼓勵貧困戶投工投勞參與建設,并把項目收益以分紅形式派發給貧困戶,輻射幫扶村內的貧困戶59戶。在示范點負責養殖鴨苗的貧困戶黎朝榮,工作已有大半年了。“每月都能獲取工資800元,收入比較固定,為家庭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黎朝榮說。 蓬沖村村委工作人員黎永欽介紹說,在長洲區政府、倒水鎮政府,以及市扶貧辦的宣傳幫扶下,“扶貧鴨”的銷路一下子打開了,今年8月、10月,鴨子兩次出欄都很快售罄。“12月19日鴨子出欄的消息一傳開,當天下午就賣出了250只。”黎永欽說,示范點在養殖、銷售這兩個關鍵環節都走上了軌道,這些初步成效讓示范點的持續發展有了切實保障,示范點的扶貧模式也有利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貧困戶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