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記者 萬立平 通訊員 李俊鋒 楊佳 12月18日中午12點半,梧州市第十四中學內,初三年級學生歐瑩在學校食堂吃完飯后,前往啟智樓五樓宿舍準備午休。“在學校內午休,節省了中午從家往返學校的時間。中午休息好了,下午學習的效率也會更高。”歐瑩說。家住紅嶺片區的她,學校未開辦“公益午托”班前,每天得多花1個多小時從家往返學校。 
在梧州市十四中的女生午休室內,學校提供鐵架床給學生午睡用。 西江都市報記者 萬立平 攝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文對中小學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提出指導意見: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學校提供早餐、午餐、校內午托及課后興趣班等項目。記者了解到,在梧州,早在兩三年前已經有學校根據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在校內開辦“公益午托”班。 “公益午托”贏得叫好聲 12月19日午餐后,梧州市第十一中學的女生午休室內,80多名學生酣然入睡。這是梧州市十一中推行免費午休的一個場景。 早在2014年,梧州市十一中針對實際情況,騰出一些教室,為居住地點距離學校較遠的學生提供免費午休床位,既解決了部分學生的燃眉之急,也兼顧了老師的教學和休息。 “根據安排,中午11點45分下課,學生可以在學校食堂吃午餐,然后回教室或者在閱覽室看一會兒書,12點半就必須午休了,下午2點起床。”梧州市十一中“公益午托”班相關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介紹,午休用的鐵架床由學校提供,學生只需要攜帶席子、被子、枕頭回校即可。此外,午休室內還安裝有空調、風扇,使用時由值周老師統一開關,確保安全。 近幾年,為緩解城區義務教育初中階段學位緊張等問題,梧州市教育局出臺辦法,鼓勵萬秀區河西片區“小升初”的學生選擇到河東片區的初中學校就讀。因此,這幾年,梧州市十四中的學生有不少是萬秀區河西片區的生源,離家較遠的學生對午托的需求日益增加。2015年9月,根據家長和學生需求,梧州市十四中在校園內開設了“公益午托”班,利用閑置教室作為午休室,免費提供鐵架床給學生使用。 梧州市十一中和梧州市十四中開展“公益午托”班以來,學生、家長和學校三方叫好聲不斷。梧州市十四中政教處副主任覃海燕說:“學生中午11點45分下課就可以吃飯,12點半就可以休息,午休時間很充裕。這樣可以確保學生下午上課精神好、學習效率高。”居住在高旺的市十四中學生張思漫說:“學校伙食好,睡得安心,我父母也很放心。” 場地緊缺讓學校犯難 校外午托班環境質量參差不齊,食品安全、環境衛生、消防安全等問題不時出現。因此,各方面都有一定保障的校內“公益午托”班的出現,得到了學生家長們的認可和好評。然而,記者走訪了解到,由于場地缺乏等原因,興辦校內“公益午托”班的工作難度不小。 “自從學校開辦‘公益午托’班后,申請在校午休的學生越來越多,這個學期已經達到140多個。原先午休用的教室已經不能滿足學生需求,由于學校場地缺乏,我們本學期唯有將其中一間閱覽室拿來做午休室。”梧州市十一中校內“公益午托”班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覃海燕告訴記者,在梧州市十四中,已有200多名學生參加校內“公益午托”班,目前仍有學生提出申請。但是,由于受到場地限制,學校只能優先讓學校離家較遠的學生參與。 在梧州市不少中小學,原本教室和功能室就不足,沒有足夠場地接納學生午托。此外,開辦校內“公益午托”班,如何確保食品安全問題也是各校關注的重點。 “不能完全依賴校辦午托。學校條件不夠的話,還可以通過規范的校外午托機構來解決。”梧州市一名教育界人士建議鼓勵學校采取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興辦校內課后服務。 那么,如何利用社會托管機構進校服務?梧州市一所小學負責安全工作的蔡老師建議,對于入校服務的機構選擇,最好以政府公開招標或指定機構為準,同時協調民政、食品藥監、工商、教育、消防等相關部門參與指導,引導建立規范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