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全淦枚 一直以來,人們都習慣用眼睛來閱讀,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有聲電子書悄然走進人們的生活,“聽書”漸漸成為一種新穎的閱讀方式,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不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只要帶著手機即可隨時隨地進行“閱讀”,既避免了眼睛疲勞,又讓碎片化時間得到有效利用,這樣的方式徹底讓閱讀變“悅讀” 當前,隨著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普及,使用各種軟件看書、聽歌等也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層出不窮的各式手機軟件,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最近,主打聽書功能的手機軟件悄然興起,在朋友圈里刮起了聆聽式的“閱讀”風潮。 
有聲閱讀受青睞 什么是“聽書”軟件?原來,所謂“聽書”軟件就是提供有聲讀物交流的軟件,向用戶提供有聲小說、戲曲、評書、兒歌、廣播劇、電臺、直播等有聲讀物服務。 “我從今年開始聽書的,開始的時候對這些軟件并不清楚,后來無意中發現可以像聽歌一樣聽書,感覺很新奇,就嘗試聽了,聽了以后還覺得挺好用的。”最近在用微信讀書這個軟件去聽書的市民覃先生告訴記者,他聽歌聽煩了就會去聽書,不想看書的時候也會去聽書,聽久了也就成了一種習慣。 覃先生說,現在這種聽書軟件很多,上網隨便一搜就出來各式各樣的聽書軟件了,使用這類軟件的人也越來越多了。“我接觸聽書這些軟件以后,發現身邊的人也有在使用,而且大家會相互影響,一些原本不聽書的親朋好友也慢慢喜歡上聽書了。這種軟件還是挺能吸引人的,經常有人會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聽書的內容。” 記者上網搜索“聽書”二字,網頁就出來了各種聽書軟件,如氧氣聽書、愛播聽書、懶人聽書、喜馬拉雅聽書等,各種聽書軟件不勝枚舉。記者使用手機軟件商店輸入“聽書”二字,頁面也隨即出來十幾種聽書軟件。 此外,記者了解到,除了各種各樣的聽書軟件,還有各種主題學習群,只要加入這種群,就可以收聽歷史故事、名著等。此外,現在也有個人開設微信公眾號,專門發表自己錄制的文章給關注的人收聽。 新模式體驗效果良好 這些聽書軟件體驗效果如何呢?為便于了解,記者下載了安裝次數較高的喜馬拉雅聽書、懶人聽書以及微信讀書三個軟件,發現這些軟件界面設計各有特色。進入這些聽書軟件,可以發現這些軟件界面優美,操作簡捷,也支持斷點續傳,本地播放,本地資源管理,書簽歷史功能,定時停止等功能,讓用戶可以最大限度方便收聽。 “這種用耳朵閱讀的方式讓我覺得新潮有趣,挺適合不想看書但又想多充實一下知識的人使用的。”市民羅蘭已使用聽書軟件幾個月了,她認為,這些聽書軟件操作簡單,只要下載安裝,進入軟件頁面,不用注冊也可以收聽各種書籍,點擊喜歡看的書籍內容就可以收聽了,用戶一下子就可以學會使用。 “這些軟件內容都非常豐富,分門別類,經典文學作品、中外歷史名著、童話故事、網絡文學、商業財經、情感心理、健康養生等各種書籍都有,軟件也向用戶推薦好的書籍,用戶可以隨心選擇喜歡的有聲讀物去選擇收聽。”羅蘭表示,聽書軟件擁有海量的讀物,讓用戶可以隨心選擇,而且內容分類做得很好,用戶無需費心,進入界面便可瀏覽進行選擇,也可以收聽廣播、直播等內容,還有名家說書。而且聽書軟件就像音樂軟件一樣,只不過提供的功能不一樣,只要有網絡,不用下載就可以在線收聽,用戶也可以先下載好讀物,再收聽。“這些聽書軟件也提供閱讀服務的,既能夠聽也能夠讀,提供的讀物有免費的也有收費的,用戶可以注冊成為會員,或者繳費成為VIP,這樣就可以收聽到更多內容。” 漸成娛樂休閑新方式 “以前我喜歡聽歌,但是現在喜歡上聽書了。”覃先生表示,聽書軟件是消磨時間的“神器”,用來打發無聊時間,他無事做的時候就聽,睡前也聽一下,現在他已經聽完幾本書了。 羅蘭表示,她身邊聽書的朋友也多是用來打發時間的,不過也有人覺得看書時間長眼睛會痛,有時候也厭煩看書了,但又想充實一下自己,就會選擇聽書。“雖然用耳朵去閱讀效果不能與手拿書本用眼睛看相比,但也能夠增長見識,尤其是收聽的都是自己喜歡的內容,聽過后都會留下記憶。”羅蘭說,這些聽書軟件可以隨時下載,隨時聽書,既可以消磨時間,又可以增長知識。有的聽書軟件還可以選擇朗讀聲音,以及時長,她聽書時都會選擇喜歡的聲音,這樣更能夠吸引自己去認真收聽。 “聽書軟件讓大家日常消磨時間時,除了看視頻聽歌看書之外又多了一種選擇。”市民易家瑩表示,她認為這些聽書軟件服務功能多又方便是吸引人使用的原因之一,不過她認為雖然現在的聽書軟件做得挺好的,但有的還是不夠完美,如有的軟件收聽時不能夠自動播放,希望未來能夠設計得更好,提升用戶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