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梁婷)今年我市緊緊圍繞“五個一”目標開展產業富民工作,促進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截至12月初,全市861個涉農行政村已全部選定有特色明顯的富民產業,并制定經濟發展計劃(2017—2018年)。 發展村級經濟是鄉村建設的一項重點,也是脫貧攻堅的主要任務之一。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有38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項目完成率98.97%;建成798個現代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完成率92.68%;653個行政村發展或引進了至少一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帶動農戶增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成率100%。另外,全市已有708個行政村建有電子商務服務點,覆蓋率達到96.85%。 在穩步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創建工作方面,全市共建成自治區級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7個(四星級4個、三星級3個)、市級示范區9個、縣級示范區15個、鄉級示范區17個。示范區創建提高了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組織化、裝備設施化、生產標準化、要素集成化,特色產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在激發農村活力,加快新型經營主體進村工作方面,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04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2家,自治區級重點龍頭企業12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9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2220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5家,自治區級示范社36家,市級示范社120家。另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為現代農業的新型產業形態,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新增長點。今年以來,我市創建了4個廣西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