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梧州市公安局角嘴派出所民警出警到集市處置一起因誤會引發的矛盾糾紛。 “這是用10年生首烏泡的藥酒,不賠我1600元,我絕對饒不了你……”當日,女子鄭某到停車點取助力車,不料輪胎無故癟氣。看到此狀,鄭某不問青紅皂白將車旁的草藥攤主聶某作出氣筒。她先是對聶某質問、謾罵,后是相互推搡,推搡中,鄭某把草藥攤上的首烏藥酒打碎。 矛盾引發后,角嘴派出所接警迅速介入。因為事發在早上集市,為了不讓事態升級,民警迅速疏散圍觀群眾,在收集現場證據后,將雙方當事人帶回派出所處置。 “就是他放了我的助力車輪胎氣,剛才還把我弄傷了,要賠錢……”鄭某在派出所指著對方叫道,情緒異常激動。為了穩定雙方情緒,民警隨即分開其二人,分頭耐心開展教育疏導工作,并制作了筆錄備案。筆錄完畢后,鄭某認定聶某是故意為之,而且宣稱被打傷,要求賠錢;聶某則宣稱打碎的是靈丹妙藥,要求賠償1600元,且大喊冤枉。為還原事情真相,民警又深入集市對周邊商販、目擊群眾進行調查了解。 經過近一天的走訪群眾、調查取證,在事發情況已然明了的情況下,民警又召集了雙方開展工作。警方認為鄭某證據不足冤枉他人,并打碎聶某的藥酒是錯誤行為;另一方面,聶某得理不饒人,要求賠償存在漫天要價的嫌疑。但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調解再次遭遇阻礙。 為提高調解效率及質量,角嘴派出所啟動了“四方聯動”矛盾糾紛調解機制,邀請社區干部、梧州市司法局定點律師、“紅袖章”人民調解員等調解力量,和社區民警一起組成調解團,參與此次矛盾調處工作。 12月25日中午,雙方當事人來到派出所,“四方聯動”調解團給雙方當事人擺情況、說情理、講法律,要求他們克制情緒、適當讓步。經過近兩小時耐心細致的疏導調解,雙方終于作出讓步、接受和解,并當場簽訂了人民調解協議書。(何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