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祝琳)在“互聯網+”發展大潮的引領下,一批具有梧州特色的電子商務企業逐漸壯大,借助互聯網平臺把龜苓膏、六堡茶等梧州特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藤縣、蒼梧、蒙山、龍圩等縣(區)也攜手阿里巴巴集團,加快完善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激活了網絡消費市場,成為梧州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此外,依托“壯族三月三”、嶺南風情旅游文化周、梧州寶石節等節慶活動,加大對梧州旅游和文化資源的宣傳推介,創新開發特色文化旅游產品,吸引眾多游客來梧觀光體驗,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方興未艾…… 今年,我市出臺多項政策措施,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全市第三產業保持良性快速發展。據初步預測,1至11月全市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361億元,增長9.5%;預計全年三產完成增加值419億元,增速10%左右,對促進全市經濟穩增長起到重要拉動作用。 在第三產業各行業中,營利性服務業、交通運輸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非營利性服務業等行業均保持增長態勢,部分產業增速較快。在1至11月的各項統計指標中,電信業務總量25.8億元,同比增長43.1%;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32%;163家限上零售業商品銷售額37.11億元,同比增長22.6%;公路客貨運周轉量54.46億噸公里,同比增長8.80%;水上客貨運周轉量62.9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13%。在三次產業投資占比中,第三產業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占比快速提升并穩居投資主體地位,1至10月三產對投資的貢獻率達到58.03%,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8個百分點。 為促進三產提速發展,我市相關部門加大對第三產業發展的稅收和金融支持力度,重點抓好三產企業入庫和年營業收入超億元服務業企業的幫扶,加快推動農村電商、市商貿物流園、中恒醫藥物流園等一批商貿物流項目加快建設。截至11月底,今年全市三產已入庫企業共44家,其中限上零售業入庫22家,規上其它服務業(衛生業)入庫1家,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入庫(商務服務業、修理業和勞務派遣公司)4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入庫17家。目前,第一批申請年度入庫企業(大個體)153家,其中規上限上批發業11家、零售業50家、住宿業16家、餐飲業43家,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15家,規上其他服務業18家,預計第二批年度入庫后,全年三產入庫企業數量超過200家,將進一步增強三產發展后勁。 市三產辦相關人士分析,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市第三產業有了較大提升,但內部結構不平穩的問題仍然突出,部分行業占比偏低、增速趨緩,并且產業整體靈活度不高,新興產業發展不足,現代化水平低。因此,結合“百日攻堅”行動,相關部門將繼續落實好我市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制定針對性更強、更精準的產業政策,并加強與各縣(市、區)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對接,繼續抓好對重點企業發展的跟蹤,指導各行業主管部門督促符合入庫條件的企業在年底前入庫,確保完成全年三產發展各項目標,同時做好2018年三產項目的儲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