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李玉瑩 通訊員 鄧羚)近段時間,梧州市接連出現市民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這些患者大多是在洗澡時“中招”的。醫生表示,冬季是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季節,建議市民取暖或者洗澡時注意通風。
“煤氣中毒”高發季來臨 1月3日上午,記者在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高壓氧治療室看到,有幾名因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正在高壓氧倉吸氧。而在急診科以及神經內科,同樣也有因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毒的患者正在接受治療。 30歲的市民吳女士就是其中一位患者。她說,自己在元旦當晚8點多,在浴室用燃氣熱水器洗澡,因通風不暢暈倒,經治療情況已經好轉。 去年11月初至今年1月3日,市紅十字會醫院已經接診了28例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年齡最小的為9歲,最大的為85歲。這些病例中,以年輕人居多,且絕大部分都是因為洗澡而“中招”的。 據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于曉鈞介紹,一氧化碳中毒也就是俗稱的“煤氣中毒”,是高濃度一氧化碳經呼吸道吸入引起致急性腦缺氧性疾病。每年的冬春季節,是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高發季節。冬季天冷,不少人洗澡時間喜歡拖長,如果房間通風不好,很容易發生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煤氣中毒”的臨床表現主要為缺氧,輕者有頭痛、無力、眩暈、呼吸困難等癥狀。隨著吸入的時間增加,癥狀加重,患者口唇會呈櫻桃紅色,伴隨惡心、嘔吐、意識模糊、虛脫或昏迷。于曉鈞提醒,如果市民取暖或洗澡時出現上述癥狀,可能已經中毒,要馬上離開所處環境,并迅速就醫。 患者切勿自行停止治療 此外,據該院神經內科1區醫師蘇淑君表示,部分急性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于昏迷蘇醒后,經2天至30天的假愈期,可能會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不少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恢復清醒后,表面看是康復了,但實際上可能當時處于假愈期,過了這段時間,患者會再次出現癡呆、手腳僵硬等癥狀,甚至昏迷。“因此,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后快速清醒的患者也應住院,接受相關專業檢測評估和治療,切不可自行倉促停止治療,否則不利于全面康復?!碧K淑君說。 由于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生活中一氧化碳的泄漏極易被人們忽略。醫生提醒,平時市民洗澡的時間不要過長,洗澡間要保持一定的通風;最好將燃氣熱水器外置,燃氣管路要定期進行檢查,確保安全。此外,市民也不要在密閉的空間內用煤爐取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