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李欣鞠 通訊員 梁鐵)“自從種植佛手瓜苗后,每月有兩三千元收入,不再為孩子讀書的費用發愁了。”岑溪市大業鎮奕清村貧困戶何旭貴高興地說。何旭貴家里共六口人,而四個孩子都在上學。去年2月,他嘗試種植一畝多的佛手瓜苗,再加上發展其他產業,一年下來全家收入達到5.4萬元,一舉實現脫貧。 何旭貴是岑溪市做好產業扶貧文章,增強脫貧驅動力的一個例子。去年,該市投入產業扶貧資金600萬元,助力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產業,至年底共發展14個產業項目,覆蓋全部53個貧困村,貧困戶覆蓋率為87.13%,帶動10824戶36072人增收。該市還對每個預脫貧村給予5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帶動11個預脫貧村(含兩個奮斗目標預脫貧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2萬元。 岑溪市著力培育柑橘、肉桂、八角、三黃雞、百香果、花生五個主導特色優勢業,以及藥材、生豬兩個自選特色優勢產業,強化產業扶貧支撐。目前,該市種植柑橘15萬畝、百香果1.7萬畝、肉桂八角22萬畝、花生5萬畝、藥材4.2萬畝,養殖三黃雞5萬羽、生豬47萬頭,主導產業規模化發展勢頭良好,帶動脫貧減貧支撐作用明顯增強。依托農業特色產業優勢,各貧困村都成立了村民合作社,整合資金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為發展壯大貧困村經濟提供了動力。 同時,岑溪市積極引導建立各類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發展扶貧產業中起到引導作用。目前,該市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69家、家庭農場69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8家,帶動貧困戶合作發展產業。在此基礎上,該市采取一個貧困村配一名技術員的包村制度和到貧困村集中培訓、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等方式,提高貧困戶種植技術水平和抗卸市場風險能力,保障貧困戶增產、增效、增收。 此外,該市科學合理利用農業、生態和人文等特色資源,大力培育打造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有效地拉動第三產業發展,為村民和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和創業空間。截至去年底,該市共有農家樂6個、鄉村旅游點3個,全年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總收入0.15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