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梁少歡 于子翔)將群眾的小期盼做實,用點滴寸功在群眾心中筑牢黨和政府形象,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長洲區黨委、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持之以恒深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引導干部深入一線為民解困,凝聚力量創造性推動城區發展。 猛藥去疴喚醒擔當意識 在長洲區黨委辦公室支部黨建文化長廊里,該區黨委書記盧新華亮出黨員先鋒承諾:敢于擔當、真抓實干、善作善成。他說,領導干部就得率先垂范,說得了實話,使得出實招,干得好實事。 把實話做實,長洲區第一招發力在規范基層黨組織建設。黨的基層組織是黨與群眾聯系的橋梁,部分基層組織因弱化、虛化、邊緣化等問題導致黨員干部身份意識淡化,滋生懶政怠政情緒,嚴重影響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阻礙了經濟社會事業提速發展。劍指關鍵問題,長洲區結合全市“兩范一提高”活動和村(社區)“兩委”換屆等工作,全面開展基層黨建規范晉位大行動,調整、撤換44名履職不力的基層黨組織書記。 “多干少干都一樣”的風氣被肅清,“用文件落實文件”的作風被扭轉,“有權就有責,有責要擔當”的意識被重塑,長洲區基層黨組織干事活力被激發。現在,該區利用互聯網建起38個“云上支部”“云上黨校”,在商圈樓宇“孵化”20個“兩新”黨組織,開展“以人民為中心,力爭上游創一流”思想大討論活動,推動基層組織和活動形式創新,喚醒黨員干部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大家自覺佩戴黨徽,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掛在胸前、記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中。 三龍防洪堤龍平村泵站項目在2008年完成土地收儲,原定于2017年5月啟動建設,但項目在施工節骨眼卡了殼。村民不理解為啥土地存了近十年才啟用,拒絕交地。眼看利于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民生工程開工日期一再延緩,龍平村新上任“兩委”班子樹牢政治意識、大局意識,運用人民思維,走起群眾路線,掏出心窩子、磨破嘴皮子,進村入戶找癥結、聽訴求,一戶一策打開群眾心結。2017年11月,龍平村泵站項目完成交地啟動施工,項目建設有了新進度、新形象。 用才愛才敢為擔當者擔當 當前,長洲區進入優化、完善產業布局的發展攻堅期,爬坡過坎的困難挑戰增多。該區以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匯聚各級干部的智慧、能力為群眾謀利、為發展擔當,實現用好人、干成事。 長洲區龍華村正規劃建設占地近4000畝的現代花卉苗木示范基地,以基地為橋梁架設一產、三產融合發展平臺,助力城區加快打造特色產業,助推“旅游旺區”。基地建設中,村“兩委”組織成立村集體合作社,以合作社為平臺對接社會資金,創新運作模式為項目建設引進“活水”,并流轉2000多畝用地。面對少數村民認為干部利用項目謀私利的質疑,村“兩委”班子引導村民通過土地流轉、投工投勞等參與項目建設,共享項目收益,用行動消除雜音、贏得民心。 長洲區干部善用“土辦法”,把發展的難事一件接著一件辦好、辦實。該區全面啟動棚戶區改造工程后,由于部分群眾有顧慮,不花群眾分毫的民生工程卻推不開。該區建設局副局長黃健一下班就帶著麥克風,走進該區棚改項目之一的梧松生活區了解情況。幾百名群眾圍著黃健發問,黃健逐一回答。一連數晚,群眾記住了“麥克風局長”,也記準了棚改政策,同意啟動項目建設。眼下,黃健正統籌棚改資金解決生活區居民反映強烈的“用電高峰就跳閘”等老大難問題。 盧新華說,我們鼓勵干部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群眾謀利,也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長洲區一干部在鄉鎮垃圾處理場建設項目中,走準了程序,備齊了手續,卻在工程動工前因有關情況面臨被問責。“不能讓干部干到心涼”。相關部門當即嚴查事情始末,證實當事干部干得心亮堂、干凈,立即還他一個清白。現在,該干部坦然地奔忙在各類民生項目建設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那些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長洲區善待干部、善用干部,各級干部拋開顧慮大膽想、甩開膀子大膽干,不斷交出漂亮的改革攻堅成績單。2017年,該區深化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通過盤活資源、激活資產、注資造血等方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區26個村(社區)集體資產總額達23.18億元,集體經濟收益年分配3222萬元,同比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25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