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記者 蒙敏瑩 通訊員 吳華月)“生態養殖既能提高經濟效益,也能保護周邊的環境,今后我還要繼續實行這樣的方式。”看著眼前干凈衛生的養豬場,藤縣太平鎮花果山生態種養家庭農場負責人黃位增高興地告訴記者,養豬場目前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養殖,而且養豬產生的糞便經過發酵池的處理,成了種棗的有機肥,不影響周邊村民的生活環境。 花果山生態種養家庭農場坐落在藤縣太平鎮金田村,整個養殖場占地約113畝。近日,記者在該養殖場看到,數座干凈衛生的豬舍就分布在山間,但并沒有出現臭氣沖天的情況。 “我們采取的是高架床養殖技術,能有效保障養豬舍的環境整潔。”在養殖場的辦公室內,黃位增正通過監控視頻查看種豬養殖場內的情況。黃位增說,除了高架床,養殖場內還有干濕自動料槽、自動恒溫系統等,初步實現了自動化養殖。同時,在飼養生豬的過程中,他還會在飼料及糞便中添加適量的益生菌,這不僅有利于提升生豬的抵抗力,還能降低生豬糞便的臭味。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目前該養殖場內存欄的生豬共2000多頭,所產生的糞便都被收集到發酵池內,經過發酵形廣自動化養殖保護自然環境成有機肥,“這些有機肥都免費供應給周邊的種植戶,用它種植的大青棗,果品質量比一般的青棗要好。”黃位增說,這樣不僅降低了養殖場和附近種植戶的生產成本,還能讓養殖場實現“零排放”,保護了周邊環境。除了發酵池,黃位增還投資建起了沼氣池和沼液輸灌系統,讓附近的村民免費用沼氣燒飯做菜。 正是由于采取了這樣的環保生態養殖方式,該養殖場在去年被評為梧州市第三批五星級畜禽現代生態養殖場。黃位增說,下一步他將繼續引進和完善養殖場的全自動養殖系統,并發展養雞產業,充分發揮生態養殖的優勢,提升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