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交警部門統計,自2014年6月至2017年年底,梧州市已上牌的電動自行車(以下簡稱“電動車”)已達到12300多輛,此外還有部分尚未正式上牌的電動車,全市電動車保有量正在增大。在梧州市區范圍內,基數如此龐大的電動車如何停放和充電? 近日,記者走訪市內部分小區和住宅區,關注電動車停放及充電的問題。 西江都市報記者 陳雨燕 文并攝 部分高層小區設置集中充電點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大部分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內,例如麗港華府小區、御山帝景小區,設置有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區域,并有值班人員巡查。 麗港華府小區的地下停車場內,小區每棟住宅樓都有對應的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區域,值班人員每隔一段時間巡邏查看。麗港華府地下停車場的保安黃先生告訴記者,2017年下旬開始,小區內的電動自行車數量有所增加,為了方便居民停放、充電,小區停車場早已設置了專門的電動車停放及充電區域?!澳壳?,小區內的電動車位比較充足,所以小區內未出現居民自行拉線充電的情況?!秉S先生說。 
麗港華府小區設置的電動車集中充電區域,貼有明顯標識。 麗港華府的業主孫女士也告訴記者,小區物業方面規定,居民不允許通過電梯將電動車抬上樓,此舉是為了避免居民在樓內過道充電,從而產生消防安全隱患。 老舊小區住戶私拉電線充電 而在部分無物業管理的住宅區,住戶將電動車停放在樓道、樓梯出口,從家里窗口拉根電線下來充電的現象則較為常見。 記者在三云路一帶部分住宅樓走訪時留意到,在部分住宅樓前,隨處可見正在充電的電動車,而電源線就來自于樓上某戶居民家。在上三云路鶴山洲住宅小區一棟住宅樓前,有的電線和插座就掛在一樓水管上,有的直接從四五樓的窗戶“空降”電線、插座下來給電動車充電。該處住宅樓的值班室內,有一名保安人員正在值班。當記者詢問其是否會檢查住宅樓電動車充電情況時,該名保安表示“不清楚”。 
市內一小區住宅樓前,住戶從家中私拉電線下來給電動車充電。 市民黃敏家住富民一帶,她家附近雖然有停車棚,但沒有可供電動車充電的場所及插座。黃小姐說,她有段時間也從家中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但充電線數次被老鼠咬爛,她自己也覺得這樣不安全。 在路邊停車棚充電存安全隱患 據了解,部分搭建在住宅區周邊的停車棚,設有集中給電動車充電的區域,但電源往往是從樓房內拉線路接通的,也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蝶山一路怡景市場一帶住宅區周邊有一個停車棚。該車棚的管理人員梁阿姨告訴記者,目前車棚內車位緊俏,可以租用的車位只剩兩三個,部分在附近工作的市民也會到車棚給車輛充電,每次充電需繳費兩元。梁阿姨說,為了保證安全,停車棚內設置了專門的充電區域,只有充電的車輛可以開進充電區域。 但記者觀察到,停車棚充電區域內的電線比較雜亂,多條不同的線路交叉,一個個插排垂在空中,一部分電線是從停車棚樓上的窗口拉出來的,還有部分電線是從梁阿姨值班的小房間內拉出來的。 
蝶山一路怡景市場周邊一個住宅區的停車棚內,一個個插排垂吊在空中。 消防部門將開展安全宣傳教育 不久前,公安部下發《關于規范電動車停放充電加強火災防范的通告》,其中提到應當將電動車停放在安全地點,充電時應該確保安全。嚴禁在建筑內的共用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處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者為電動車充電;盡量不在個人住房內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確需停放和充電的,應當落實隔離、監護等防范措施,防止發生火災。該通告所稱的電動車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和電動三輪車。 在采訪中,一些小區停車場的保安人員表示,他們對新下發的通告內容也有所了解,所以在工作中加強了對電動車充電點的巡邏。而部分私人停車棚的管理人員則稱,他們對通告內容不太了解,但停車棚內安裝有攝像頭,會實時監控停車棚內電動車的充電情況。 就此,梧州市消防部門表示,他們將于近段時間逐步向市區內各家物業服務企業(或承擔相應職能的單位)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屆時,消防部門會要求管理方落實停放充電電動車的管理責任,在禁停、禁充區域張貼醒目標識;按規定集中設置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區域,并落實專人看守等。 采訪中,不少老舊小區住戶坦言,私拉電線也是無奈之舉,希望有關部門能在一些沒有物業管理、沒有專門充電處的住宅區建設集中充電區,小區方面再聘請值班人員看守,這樣既方便了居民,也增加了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