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黃群禮 林丹莉)全自動壓磚機、全自動噴釉線、全自動打包線……走進廣西奧達佳陶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長長的生產線上看不到幾名工人,一塊塊金剛釉、大理石瓷磚從壓制到包裝卻一氣呵成。
在機器換人的風潮中,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的多家陶瓷企業先行一步。奧達佳公司配備20多臺機器設備,僅需350人就可以滿足日產4萬多平方米產品的需要,還創下了窯爐總長度和單線日產量兩個行業之最。該公司生產廠長張友才介紹,機器換人是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向,2017年該公司投入約2.3億元,研發組裝第一代自動化生產線,對原生產線中需要勞動力最多的環節進行改造,每月可減少人工成本開支100多萬元,并且提高了成品率。 不過,第一代自動生產線只能生產一種尺寸規格的陶瓷產品,不利于充分參與市場競爭。今年3月,奧達佳公司將再投入一億元建設第二條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生產線,增加特殊規格產品的生產功能,專攻星級酒店、高檔別墅裝修等高端用戶?!皽p少基礎勞動工人節省的勞務成本,有利于企業引進更多高素質的科研團隊。穿西裝、打領帶的工程師在舒適的空調控制室里輕按按鈕,就能完成對整個生產過程的控制,這樣的陶瓷生產場景即將在這里出現?!睆堄巡耪f。 “產業升級掀起的二次創業潮,讓傳統陶瓷產業實現騰飛?!碧倏h中和陶瓷產業園管委會副主任林恒名說。他介紹,園區企業針對行業內產能過剩、成本過高等難題,在工藝創新、產品迭代上下苦功,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取得了明顯成效。如新舵公司推出仿大理石陶瓷磚系列、宇豪公司生產通體大理石陶瓷磚等,很快就打開銷路贏得市場。園區不少企業還引進陶瓷電路板、生活陶瓷等生產項目,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