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祝琳 通訊員覃路
“發揮‘領頭羊’效應的實質就是抓貧困村的人才戰略,做好人才工作,服務整村脫貧”“招商要打好家鄉牌、宗親牌、血緣牌,發動在外經商的人回鄉辦實業”“扶貧先扶產業,只有產業發展起來,才能帶動村民脫貧”……一場駐貧困村第一書記扶貧經驗交流會日前在藤縣塘步鎮汗池村舉行,該縣13個鄉鎮的30多名第一書記暢談工作體會,圍繞“十三五”脫貧攻堅謀劃思路與措施。 作為脫貧示范村,汗池村把黨建陣地建到霸王花種植、蛋雞養殖等產業基地,通過黨建帶動特色產業發展,一批優秀黨員補充進村“兩委”班子,做好片組群眾的思想工作,為該村脫貧摘帽夯實了基礎。“發展產業帶頭人入黨,能讓優秀黨員這個‘火車頭’把整村脫貧這輛‘大火車’帶跑起來。”汗池村第一書記管裕森介紹道。 在場的第一書記們深受啟發,紛紛談感受、說體會、傳經驗,交流氣氛愈發熱烈。古龍鎮合隆村第一書記甘震宇分享了提升組織力和保持工作熱情的經驗。他說:“知識只有在傳播和使用時才能顯示它的價值。具體到扶貧工作中,不僅要在貧困戶中普及技能教育,扶貧干部之間、各村之間更應該多交流借鑒。” “要重視貧困村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只有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成長起來,村子才有好的未來。”來自金雞鎮的第一書記董金蘭關注貧困村的教育問題,表示基層黨組織要把發展教育的責任肩負起來,推動教育扶貧。 象棋鎮雙榮村第一書記梁小霞著重談了貧困村項目建設的前期工作經驗。“資金規劃固然重要,但項目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是重中之重。”她說,“前期要認真細致地做好村民思想工作,重點排解土地權屬、山林水利、占地補償等方面的糾紛,力爭把好事辦得更好。” 象棋鎮留村第一書記李泳知介紹了如何為貧困村選擇致富產業的經驗。他認為,扶貧產業要選好選細,既要因地制宜具體分析,也要選好適銷對路的品種。“以百香果為例,不同品種不僅外觀和種植方法不同,甜度和掛果量也有很大差別。”李泳知說。 每個村有各自特點,第一書記們也各有經歷和經驗。盡管座談不設具體議題,但大家的發言很快就集中在持續強化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貧困村“造血”功能上。交流想法、分享經驗,大家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