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記者 盧海燕 通訊員 李獻全 近日,市區多處地段出現了移動公廁,但有市民在零距離問政上對市區內的移動公廁選址提出了疑問,這些移動公廁的選址是否有依據,他們認為有些地方并不需要設置移動公廁,而有些地方需要設置移動公廁卻沒有設置。移動公廁應該設置在人流量大且地方寬敞的公共場所以便供人們使用,多數市民認為在密集住宅區周邊設置移動公廁不合理。還有市民提出,移動公廁設置時應該更人性化一些。 記者調查:移動公廁選址受質疑 在新湖二路37號興隆佳苑斜對面(廣航新苑門口左側約10米的位置)設置了一個移動公廁。有市民笑稱這個移動公廁為“鬼鼠公廁”。之所以稱為“鬼鼠公廁”,是因為它是在2017年12月28日晚上十時多的時候放置在這里的,當時天太黑,市民不知道吊車吊來的是什么東西,到了次日才知道是個移動公廁。記者看到這個公廁的門上張貼著“公廁尚未安裝,請勿使用”的告示。 住在附近的居民馮先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認為這個移動公廁設置在這里以后必定會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十里飄香”的味道,以后他們都不知道還能不能開窗了,他們不想聞著這些難聞的味道過日子。居民李小姐還提出了疑問:“這里是生活小區,家家戶戶都有廁所,又不是主干道或者公園或者公眾聚集的場地,為什么要設置這個移動廁所呢?”她跟記者說,新湖路段的路燈不多,街道不算明亮,在這樣一個幽靜的地方設置移動公廁,會給周邊居民的安全帶來隱患。最重要的是在這里設置這個公廁,這里的居民沒有見到過任何公示,更沒有相關部門征詢群眾的意見。 在灝景玥城居民小區和梧州日報社之間的路段也設置了一個移動公廁,記者在這里也同樣看到公廁上張貼著“公廁尚未安裝,請勿使用”的告示。不少市民經過都會停下腳步看一看這座移動公廁,甚至有市民會試圖打開公廁的門,看看是否可以使用了。 
在灝景玥城居民小區和梧州日報社之間的路段設置了一個移動公廁。 住在附近的居民陳大爺表示不知道在這里設置移動公廁的目的何在,這里不到50米就有大型購物超市沃爾瑪,有足夠的可供使用的衛生間。如果這個移動公廁一旦投入使用,如果存在疏于管理等問題,就會成為污水橫流的地點,不利于周邊的環境衛生。他覺得這些移動公廁設置大多數是形式多于實用。他還舉例說梧州職業學院附近的移動公廁,長期關閉,公廁周邊都是丟棄的垃圾。被問到以后會不會使用這個移動公廁時,陳大爺表示自己家就在這里附近,應該沒有機會使用到移動公廁的。 而住在和平路附近的蒙先生則表示,是否可以在和平路附近擺設移動公廁。因為和平路附近有兩間幼兒園和一間小學,市民群眾接送小孩上學和放學后,遇到想上廁所的在這里附近找廁所極不方便,因此,他表示希望有關部門為市民排憂解難,在這里設置一個移動公廁,方便這里的市民上廁所。 市民呼吁:公廁應該更人性化一些 市民李獻全認為,梧州是一個旅游城市,公廁建設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對公廁的建設、管理、維護的好壞,是體現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是城市的一個窗口、是城市的一張名片。 李獻全表示,據他觀察,我市的公共廁所基本上都是下蹲式的,這對于正常人群來說沒有什么問題的,但對于一些年紀較大的老人家和腿腳不便的人來說就有影響了,這些人無法蹲下或蹲下后難以站立起來,致使他們無法進入公廁如廁,特別是一些柱著拐杖或是坐著輪椅的殘疾朋友更是無法使用這些公廁。這反映出我市的公廁不夠人性化。他提議,我們應該借鑒外地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對現有的公廁進行改造,做到每一個公廁都有1~2個坐廁,并設置一些扶手和掛勾。同時,對一些公園、景點的公廁要進行升級改造,這些公廁有的年代已久,破損嚴重,加上管理不到位,臟、亂、差的現象比較突出,特別是老城區小街小巷的公廁升級改造應該提上議事日程,盡早解決這些公廁落后的面貌,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和優秀旅游城市、文明宜居城市相區配。 對于移動公廁,灝景玥城附近的居民陳大爺表示,要加強管理和維護,“不應該成為污染居民生活環境的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