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陳可夫 通訊員 高立基)日前,市政府組織協調市住建、國土資源、交通、海事、航道等相關部門,加強對全市建筑用砂石材料的監管,防止海砂違規進入本地建筑市場。同時,監管部門要求各項目業主提高警惕、注意甄別,并加強自律,切莫違規使用海砂。 據市水利部門通報,近期檢查每天都發現有數十艘裝載海砂的運輸船從鄰省駛入我市境內。這些運輸船駛至蒼梧縣、藤縣沿江鄉鎮靠岸,再聯絡當地運輸車輛將海砂運往農村地區的砂場進行分銷,流入我市建筑市場。 據建筑行業專業技術人員介紹,海砂氯離子含量很高,用于拌制混凝土后會破壞鋼筋的表層保護膜導致銹蝕,從而降低工程耐久性,從而使建筑物出現裂縫甚至垮塌。近年來,一些沿海城市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海砂拌制混凝土和砂漿,出現氯離子腐蝕建筑物的情況時有發生。由于海砂價格相比河砂更便宜,我市城鄉地區開始出現海砂與河砂混合使用情況,多用于裝修材料、砂磚生產等領域,部分攪拌站也有使用海砂拌制混凝土的情況。 根據建設部《關于嚴格建筑用海砂管理的意見》的規定,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海砂,必須嚴格執行一系列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但是,目前流入我市的海砂,均未有本地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相關檢驗合格證明。 市建筑質監部門有關負責人解釋,海砂對建筑物產生的危害是隱性的,其對鋼筋的銹蝕會一直持續,所以安全隱患長期存在,并且越來越嚴重。目前,全市正在開展脫貧攻堅戰,各地正大規模開展危房改造、易地搬遷項目建設、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第一公里·橋”等惠民工程,砂石材料需求量大,且工程項目分布面廣,因而除了職能部門加強監管外,項目業主和施工方也要切實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切莫違規使用海砂而留下建筑安全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