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祝琳 通訊員 郭舒瑤)“梧州南站開行始發動車,給我的工作帶來很大便利。”經常乘坐動車往返廣州、南寧跑業務的張先生對“高鐵公交化”的感受尤為深刻。去年1月和4月,梧州南始發往廣州、南寧方向的動車先后開通,市民往返南寧、廣州更容易買到票,當天來回的時間也更寬裕。 這是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實效。去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全部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1類共54個項目全部啟動實施,實際完成投資46.12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備受市民關注的社保惠民工程、健康惠民工程、安居惠民工程、教育惠民工程、交通惠民工程、扶貧惠民工程等均完成年度投資,各類項目進展總體順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聚焦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每年投入數十億元,集中力量辦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設事項,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關注的內容。去年,我市依托教育惠民工程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安排三縣一市新建鄉鎮幼兒園5所,總建筑面積10240平方米,截至去年底完成投資1200萬元,部分幼兒園已完工。弱有所扶方面,我市安排了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項目,為全市符合條件的城鄉困難群眾按時發放基本生活救助金,截至去年底累計救助群眾達200多萬人次,發放補助金4.55億元。我市還安排殘疾人兩項補貼項目,為符合條件并提出申請的殘疾人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各50元,去年有4000多名殘疾人受益;實施殘疾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項目,年度計劃籌資50萬元,市區持證殘疾人可免費乘坐公交車。 此外,我市立足為民辦實事普惠民生的特點和本地實際,在自治區為民辦實事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乳腺癌篩查、城區停車場建設、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等具有梧州特色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使更多群眾受惠。去年,“第一公里·橋”惠民工程實現農村橋梁開工333座,開工率110.3%;完工橋梁282座,完工率93.4%。扶貧惠民項目方面,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完成搬遷入住逾4000人,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累計硬化貧困村村屯內道路151條71公里,工程建設全部完工。 當前,相關部門正抓緊開展2018年為民辦實事征集工作,對照落實十九大報告關于提高和保障民生水平的內容,梳理市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急迫的問題,選擇群眾關切、與個人直接相關的項目作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并制訂相關實施方案,完善項目管理機制,確保項目按期開工,增強群眾的獲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