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都市報訊 (記者 陳凡)2017年12月19日,本報曾刊登《明天的馬路誰來掃》特別報道,文章反映了當前環衛工人用工緊缺,勞動強度大,崗位招聘信息發布月余卻鮮有人問津的問題。報道一出,引起不少讀者和網友關注和熱議。 “讀了你們關于環衛工人的報道后,我把這個消息告知了親戚,他有想應聘環衛崗位的念頭,但不知去哪里應聘。”近日,讀者李女士致電本報稱,她的親戚住在木雙鎮,眼下正在做臨時工,收入不穩定,她的親戚能夠接受環衛工人的工作強度和收入水平。 據了解,在有意向應聘環衛工人的應聘者中,不少人主要還是依靠在職環衛工人動員,這些人大部分來自梧州周邊農村地區,他們或做著臨時工,或在家務農,收入不穩定。環衛崗位穩定的收入,對他們有一定吸引力。另外,市環衛處為入職者繳納社保等,也是吸引應聘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介紹,自去年11月份梧州市環衛處發出招聘啟事以來,一線環衛工人每月新增十人左右。陸續加入環衛隊伍的職工,除了垃圾運輸車司機等崗位需要經歷適應期外,其他人已基本到崗工作。 但另一方面,在職環衛工人仍在流失。新年長假、家中生育等原因,都使得部分環衛工人暫時離職。“比如春節前,有的員工選擇辭職,可能休息一個月后再考慮來應聘上班。”梧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陳焱告訴記者,環衛崗位屬于階段性缺工崗位,在職人員存在一定流動性,人員流失和新人到崗的速度相當。 陳焱還透露,歸屬長洲區政府的105名負責城中村保潔任務的工作人員,不久將劃歸市環衛處管理,轉化為一線環衛工人。同時,為了解決紅嶺片區環衛工人用工緊張的情況,市環衛處計劃將紅嶺片區保潔項目外包,屆時環衛工人緊缺的情況將得到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