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在很多人眼中,梧州似乎沒有赫赫有名的景色,也沒有名山大川,近代來鮮少留下舉世聞名的遺址;雖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坐鎮三江匯流之處,古往今來名人輩出,也是過眼云煙的事了。這座廣西的“水上門戶”也曾經喧囂了百年,現在的靜謐也是正常;日間的繁華終將過去,夜晚的安靜也是必然。 
夜色的降臨,告訴我們時光又往前進了一步,我們離過去又遠了一點。一天結束,回家的路上,難免會有想要繞路的時候。林茵做完手頭上的事情,已經到了晚上8點半,今晚加班,就沒讓父母做自己的晚飯,騎著小電驢輕車熟路地來到了沙街的芳記粉店。沙街的騎樓城路燈并不甚明亮,離遠處的小吃街也有一定的距離,如果不是本地人介紹或者網上找攻略,一般的外地人恐怕都會與這家店失之交臂。這家店營業時間是從晚上8點到凌晨4點,現在人還是算少的,到了夜班12點以后,食客絡繹不絕,很難找位。 
很多客人初來這里,都會有所詫異,因為這里的配菜品種堪比茶樓早茶,配菜是用碟來算的,每碟量少而多:白云豬手、酸辣雞爪、炸豬大腸、南乳豬皮,以及各式鹵菜等,素菜類有:涼拌木耳,白灼西蘭花、腐竹、拍青瓜等,琳瑯滿目品種多達幾十種。 

有趣的事物總是在對比中產生,芳記的一碗湯粉,清清淡淡,與滿目不可盡數的小菜形成鮮明對比,如同山水墨畫中的留白,讓人對它的美味充滿遐想,還沒吃,就已經勾起來人們的好奇心。 素凈而寡淡的湯粉,比其他粉店相比,要顯得更薄更韌,一箸粉條夾起,在光的映射下晶瑩透亮,薄如蟬翼。因為粉薄,更容易被湯的鮮味浸入。 

林茵如常點了一份鴨腸小菜,就著素粉一小碟蔥花,就是今晚的晚餐。質量好的鴨腸一般呈乳白色,異味較輕,具有韌性,對消化和視覺的維護都有良好的作用。夾起一條鴨腸輕輕一吸,軟軟滑滑的鴨腸“滋溜”一下就竄到了嘴里,脆生生的口感,帶著咸辣味兒,一天的疲勞就已經去了一半。 跟很多地方比,梧州的河粉量很足,肉很多,隔壁桌的一家三口是吃了飯來的,所以兩個大人一個小孩只要了二兩湯粉足以,小孩子喊著要吃白云豬手,白白嫩嫩的豬手不一會就端了上桌。白云豬手的美味傳聞可讓和尚破戒,其味酸中帶甜,肥而不膩,下口爽脆,若是夏天家里備上一玻璃罐晶瑩澄澈的醋,泡著肥白可愛的豬手,吃飯時舀上幾塊,酸汁可與面涼拌,一碗下肚,哪里還顧得窗外炎炎暑氣呢? 
深夜還在繼續,能貫穿很多人寂寞的,除了時間,還有一家家點著暖燈的深夜食堂。 《西江都市報》同步推出“梧州美食江湖”欄目,敬請訂閱。 來源:梧州美食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