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報訊(記者 李欣鞠 通訊員 廖志毅 吳家茵)2月19日上午,龍圩區龍圩鎮新利村村民們早早來到籃球場,等著“宣傳十九大文化進萬家”2018年梧州市春節文藝演出開鑼。 伴隨著《鮮花獻祖國》的歡快歌舞,演出拉開了序幕。來自市群眾藝術館、老年大學等單位的演職人員,為基層群眾送去新春祝福,帶來笑聲與歡樂。 
2月19日上午,“宣傳十九大文化進萬家”2018年梧州市春節文藝演出走進龍圩區龍圩鎮新利村,為村民們送上精彩的文藝節目。吳家茵 李欣鞠 攝 這是市群藝館在春節開展的第四場演出。大年初二至初三,該館已先后在潘塘公園、市政廣場小舞臺、鴛江麗港小舞臺上演了三場,通過歌舞、粵曲、快板、樂器演奏等表演形式,表達人民群眾感恩奮進、喜迎新春的心情。“春節演出的節目都經過精心策劃、編排,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積極向上的文明新風,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市群藝館相關負責人說。 參加春節表演的隊伍,大都是協會組織和民間藝術團體。藍天藝術團參加了兩場演出,一共表演了十個節目,以獨唱、組唱、合唱為主。團員們告訴記者,春節演出節目從去年年底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選曲上注重通俗性與時代性,既有《共圓中國夢》等主旋律歌舞,也有《恭喜你,財神到》等經典賀新春曲目。每個星期,他們都要安排不少于三天的排練時間,通過多彩排多上臺鍛煉,來提高節目的表演效果。“能給大家帶來快樂,我們都覺得很開心,觀眾越多我們就越高興。”團員郭柳燕說。 春節期間,演職人員放棄了休息時間,勤加苦練、連續登臺,只為給基層群眾呈上一份精彩的節日文化大餐。“我們團隊每周排練三次,不斷豐富節目內容,提高演出效果,在表演形式上也花了不少心思。雖然整個過程下來比較累,但看到觀眾觀看演出時的一張張笑臉,大家都很開心、滿足。”紅袖藝術團團員鄺阿姨說。 |